第610章 黔路险湘江阔金陵月下 阿碧的心防瓦解记 二(2 / 4)

加入书签

的心头。

阿碧忽然想起,从前跟着慕容复吃鱼,公子虽也会让丫鬟为她挑刺,可那是丫鬟的本分,是公子“体恤下属”的姿态;

而眼前这人,是手握权势、睥睨天下的“陛下”,是江湖人闻风丧胆的“铁血英雄”,却愿意放下身段,在这临江的酒楼里,为她这个“仇人之仆”,一点点挑去细如发丝的鱼刺,将最鲜美的鱼肉夹给她。

心中那道因“杀主之仇”筑起的冰封壁垒,在昆明的鲜花饼里,在贵阳的酸汤鱼里,在长沙的甜酒冲蛋里,早已裂开了缝隙;

而此刻,在这挑得干干净净的鱼肉里,在这自然流畅的体贴里,那道壁垒,正一点点融化,像春日里的冰雪,在暖阳下消融,露出了底下柔软的底色——

那底色里,藏着她从未敢承认的悸动,藏着对这份温柔的贪恋,藏着对眼前这个男人,越来越深的依赖。

她低头,默默吃着碗里的鱼肉,眼眶微微发热,却不敢抬头,怕他看见自己眼底的湿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萧峰也不说话,只自顾自地吃着剩下的鱼肉,偶尔夹一筷子凉拌藕尖——藕尖脆嫩,带着醋的酸和辣椒的香,很是开胃。

他吃得分明很快,却总在阿碧的骨碟空了的时候,适时地再夹一块挑好刺的鱼肉过来,不多言,也不催促,只静静陪着她。

江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江水的湿润气息,吹动了阿碧鬓边的碎发,也吹动了萧峰搭在椅背上的外袍。

远处的长江上,白帆点点,船只往来,江水浩浩荡荡,奔流向东,与天际连成一片。

阿碧吃着碗里的鱼肉,看着眼前的男人,忽然觉得,这武昌的长江,这临江的酒楼,这挑去鱼刺的鱼肉,都成了心底最柔软的记忆,让她忍不住想,就这样一路走下去,似乎也不错。

顺流而下,再走数日,便抵达了金陵(南京)。

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果然名不虚传。

一踏入金陵城,便觉一股江南的温婉气息扑面而来——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秦淮河畔的画舫凌波而行,船娘们穿着翠绿的衣裙,唱着软糯的江南小调,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夜色中的秦淮河,灯笼高挂,流光溢彩,河水被灯光映得五颜六色,宛如一条流动的彩带。

萧峰包了一艘小巧的画舫,舫身雕梁画栋,窗棂上糊着细纱,舱内摆着一张八仙桌,桌上铺着素色的桌布,摆着金陵特色的菜肴:盐水鸭皮白肉嫩,蘸着醋吃,咸香适口;

芦蒿炒香干,芦蒿翠绿,香干金黄,清爽解腻;

蟹粉汤包个头小巧,皮薄馅足,咬开一个小口,鲜美的汤汁便流了出来,带着蟹粉的鲜香。

灯光朦胧,映着阿碧清丽绝伦的侧脸——她坐在窗边,细纱被风吹起,拂过她的脸颊,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淡淡的阴影,嘴唇微抿,眼神里带着几分对江南的眷恋。

她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河水,看着画舫划过水面时激起的涟漪,忽然轻声开口,声音软糯,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

“小时候听娘亲说,秦淮河上,以前有很多有才情的女子,她们会在画舫上弹琴、写诗,好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

这是她离开万劫谷后,第一次主动对萧峰说起自己的事,说起小时候的记忆。

萧峰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手中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眼神在灯影下显得格外深邃,映着她的身影,也映着窗外的灯火,竟有几分难得的柔和。

离开金陵,前往最终的目的地姑苏时,天气渐渐转凉。

距离慕容氏的秘密宝藏越近,阿碧的心反而越平静——她不再去想那笔能让慕容复“复国”的财富,不再去纠结“杀主之仇”,更多的时候,她的目光会不自觉地追寻着前方那个青布衣衫的身影,看他为自己挡开路边的树枝,看他为自己讨价还价买一串糖葫芦,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