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斗气(5 / 6)

加入书签

    但皇上不听,温体仁也不同意。

    温体仁非常懂崇祯,他清楚这奏疏对崇祯来说,就是听个好听话,过个心瘾,压根儿没操作空间的事。

    这会儿大家聊的是李璡的奏疏,但如果你真争这事,恐怕下狱的不是李璡,而是你钱士升了。

    所以他把钱士升要给李璡下狱的票拟改了,跟钱士升说:此人虽满脑子歪理邪说,满口胡言乱语,但皇上正在广开言路,你这话说的太重,处罚也太重了,言者无罪嘛。

    钱士升揣着明白装糊涂,说这事会动摇国本,必须要争。

    其实这时候,朝臣都在引导崇祯。

    以温体仁、薛国观为首的一派官员,认为此时就该乱世重典,严峻刻薄行事。

    这属于是崇祯本心的倾向。

    而另一部分,比如钱士升、汤开远,则引导崇祯停止遣官督饷、对待官员怀柔,宽以御众,简以临下,虚以宅心,平以出政。

    这则是崇祯表演的外在。

    这两拨人的政见完全相左,水火不容。

    崇祯呢,都能接受,就搞得像个精神分裂。

    其实崇祯正在想办法搞钱,就让薛国观推进这事呢,不可能按李璡那个建议明抢。

    他们打得也是正常人能接受的算盘。

    思路很清晰,朝廷现在财政不行,但是要用钱,每年的赤字也不算多,国内富家这么多,完全可以先借钱解决问题嘛。

    甚至都提上日程了,从外臣那借钱,让薛国观来办;皇亲国戚的借款,由崇祯亲自决断。

    李璡这奏疏就是狗拿耗子。

    钱士升更神经,他居然会管狗拿耗子。

    本来崇祯就只是听个爽而已,这世上必须有这样上来就要掀桌的人,才能方便崇祯以正常手段做事。

    傻子都知道,皇帝可以因为有钱的臣民犯了错,抄他的家。

    但不能单因为臣民有钱就抄家,那这朝廷还有合法性嘛?他的首辅又不是刘承宗。

    这事让崇祯真正恼怒的地方在于,人家就说都不能说了?只是给朕上个书,就要把人家按到刑部大牢?

    这种情况,明显你才是阻塞言路的小人。

    真按你的想法,给李璡下狱,以后别人有什么建议,还能送到朕的御前,即使能送到,别人还敢说吗?

    最关键的是,你要是跟温体仁一样,有个过目不忘的核心技能也就算了。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