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斗气(4 / 6)

加入书签

bsp;  说实话,崇祯看到这封奏疏,当时就爽了。

    那是从天灵盖爽到了脚后跟,脚指头都勾起来了。

    朕早他妈想这么干了,把民间财富都掠过来!

    只是理智一直告诉他,这样搞是不行的,何况也搞不成。

    朝廷要拿钱,完全可以搞更好听的名头。

    就像过去给朝廷捐俸助饷,大臣带头,朝臣群起响应,反应也很好嘛。

    让皇上搜括豪绅巨室,这是人话?听着好像文武百官不愿给一样。

    但真蹦出来这么个浑人,上个奏疏到朝廷,崇祯确实是听爽了,心情非常好。

    而且他身边信任的近臣,比如温体仁、薛国观,别管心里咋想,至少表现出的样子,是这事要真能干好啊,那也真不赖。

    薛国观是觉得自己根本不值得被抄家,他是真没啥钱。

    倒不是绝对清廉,而是其当官的时间短。

    要说吧,是万历末年的进士,岁数也不小了,但仅在地方干过五年推官,后来就做了科道言官,在户科、兵科转圈,最后干到刑科都给事中,当了个头子。

    也才正七品。

    后来因为早年魏忠贤得势的时候,他弹劾过不少东林党;后来崇祯登基,惩处阉党,他就回家了。

    再回朝廷,也还是干的科道都给事中,直到去年才刚被提拔。

    说白了,薛国观在一个专职骂街上位的稽察衙门,拿啥积攒家财?

    更别说老家还在韩城,大明在陕西的最后一座堡垒,刘承宗啥时候心情不好发个兵,他家就被抄了,根本不劳烦朝廷费力。

    温体仁的思路更清晰,他都当首辅了,首辅还怕人抄家?

    大部分首辅最后都会被抄家。

    他早就在心理上接受了这样的设定。

    不过对别人来说,就没那么好接受了。

    尤其是大学士钱士升。

    嘉兴人,妥妥的江南。

    钱士升上疏:最近找借口幸进的小人太多,这个李璡倡议缙绅豪右报名输财官府,是想行籍没之法,这是衰败世道的乱政,都敢说给皇上听,肆无忌惮!

    何况此人是厌恶富人兼并小民,城里的富家也是贫民衣食之源;如今以兵荒归罪富家而抄家,此议一倡,亡命无赖之徒将一个接一个与富家为难,大乱就从此开始了。

    像这种人,必须下狱严惩,让刑部拿下提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