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托管老师报酬风波与自由边(5 / 11)

加入书签

栩栩如生地想象出,公公在得知此事后,会如何用他那套沿袭自上个世纪的、“小孩子要什么钱”

、“钱会染黑孩子的心灵”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他都是歪门邪道”

的理论,来潜移默化地加固林大强脑中那堵早已斑驳却依旧坚固的观念之墙。

她忽然清晰地记起,刚结婚不久,有一次回老家帮着大扫除,在公公林大年卧室那个散着樟木和旧纸张混合气味的、沉重的老式木箱最底层,她无意中看到了林大强中学时代的一本私密日记(当时她出于对丈夫过往的好奇,鬼使神差地翻看了一下,事后多年一直为此感到愧疚,从未对任何人提起)。

日记的纸张已经泛黄脆化,上面的字迹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青涩与潦草。

里面零碎地、隐晦地提到,他那时疯狂迷恋无线电和航模,极度渴望能有点属于自己的零用钱,去买那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晶体管、精巧的电路板和轻木片。

但父亲林大年对此控制得极严,给予的零用钱少得可怜,且每一分钱的去向都必须事无巨细地汇报,接受最严苛的审视。

日记里甚至有一页,用极其压抑和颤抖的笔触,提到了他曾经因为实在无法抗拒一个新型动机模型的诱惑,内心经过无数次天人交战后,偷偷从母亲于如烟放在厨房抽屉里、用于日常买菜的零钱中,拿过很少的几次小面额钞票。

那寥寥数语背后,是巨大的道德煎熬、日夜不停的恐惧害怕被现的恐慌,以及得手后短暂的狂喜与随之而来的、更深重的自我唾弃。

这件事,像一道隐秘的伤疤,烙印在他青春的记忆里。

林大年,正是通过这种对金钱近乎苛刻的严格控制,作为最有效的缰绳,来实施他对儿子思想和行为的绝对掌控,磨灭他那些在父亲看来“不务正业”

、“玩物丧志”

的欲望火花,强行将他的全部精力与人生轨道,扳回到“读书—考试—出人头地”

这条唯一“正确”

的道路上。

而现在,顾无双悲哀地意识到,林大强似乎正在无意识地将这种源自创伤的代际传承模式,一丝不差地、变本加厉地复制到自己的儿子林小圈身上。

他害怕的,或许不仅仅是钱本身,更是金钱可能带来的、脱离他掌控的“自由”

和“选择”

顾无双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既有对丈夫童年那段被压抑、被扭曲经历的深切心疼,也有对这种如同宿命般在家族中轮回的悲剧模式的深深无奈和愤慨。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口的浊气与酸涩一并吐出,努力让声音听起来依旧平稳:“大强,我理解你的担心,真的。

你怕他乱花钱,怕他分心,这些都是为人父母正常的忧虑。

但我们可以用更积极、更建设性的方式来引导,而不是因噎废食,直接否定他劳动的价值。

至于你担心影响他学习……”

她顿了顿,决定退一步,提出一个折中方案,“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一下他的‘工作职责’,减轻他的负担,进而减少一些报酬。”

第三节:鸡同鸭讲的沟通与三块钱的“定价权”

“怎么调整?”

林大强立刻追问,他似乎只牢牢抓住了“可能耽误学习”

这个在他认知体系中最站得住脚、最“”

的攻击点。

顾无双又将刚刚已经说过的方案再说一遍,林大强根本没听进去,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明确界定一下圈圈的核心任务就是‘监督和陪伴小小完成作业’,核心目标是确保她在这段时间内保持专注,并且把所有书面作业的‘量’完成。

至于检查对错、深入讲解难题这些更耗费心神和时间的环节,可以不再纳入他的职责范围,等我们下班回来后再由我们来处理。

这样,他需要投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