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突破战术(3 / 6)
想要在一周内将兵力运输到奥匈帝国,英国只剩下两个选择。
要么将军队运输到德国,然后在德国境内乘坐火车前往奥匈帝国。虽然这么做比较麻烦,但考虑到德国境内比较发达的铁路网,一周内运输数十万军队还是能够做到的。
另一个选择,就是不在英国本土调动军队,而是在英国的殖民地,比如埃及、南非和印度等地调动军队支援奥匈帝国。
在这三大殖民地,除了殖民地军队之外,英国也是有正规部队作为驻军的。
这三大殖民地都非常重要,埃及殖民地控制苏伊士运河,印度殖民地是大英帝国的核心,南非殖民地则是非洲为数不多正向收益的殖民地。
从这三大殖民地抽调军队,混编一部分殖民地军队,凑够一个集团军的30万人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虽然这两种方法都能实现短时间内向奥匈帝国增派兵力,可英国政府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最终还是决定选择第一种方式。
虽然三大殖民地有足够的军队可以调动,但要是从殖民地调动军队的话,在英国本土补充兵力之前,殖民地会面临兵力空虚的局面。
如今可是世界大战,英国政府无法保证在殖民地兵力空虚的情况下,西班牙和法国是否会偷袭自己的殖民地。
这也是英国最终决定从本土调兵的原因。毕竟就算本土兵力空虚,只要守好英吉利海峡,就不用担心遭到法国和西班牙的偷袭。
而且英国本土随时还能动员更多的军队,兵力空虚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为此,英国政府还特意联系了德国,希望德国的铁路体系能够配合英国,更快地将军队运输到奥匈帝国。
德国政府自然不会拒绝。毕竟除了交通部门需要配合英国之外,德国政府再也没有其他的付出了。
要是这些英国军队到达奥匈帝国之后能够稳住南边的战场,对德国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德国就能集中精力应对东线战场,如果能够解决俄国的话,倒也能缓解奥匈帝国所面临的压力。
奥匈帝国之所以面临三线作战的局面,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奥匈帝国和俄国的战场。
虽然俄国在东线战场失败之后,短时间内已经丧失了主动发起反击的能力。但万事不是绝对的,俄国在和奥匈帝国的边境还部署着近百万的军队,奥匈帝国也不得不将上百万的军队部署在边境,哪怕南线和西线都有危机也不敢调动。
要是能够彻底解决俄国,奥匈帝国就能将这上百万的军队重新部署到西线边境或者南部战场,奥匈帝国所面临的压力也就迎刃而解。
思来想去,德国政府最终发现,俄国才是那个最大的问题。只要解决了俄国,一切问题都有了解决的办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