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突破战术(2 / 6)

加入书签

极高的热情,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攻入奥匈帝国的领土,让奥匈帝国尝尝被侵略和入侵的滋味。

    罗马尼亚对此也是相当期待和兴奋的。因为根据协约国和罗马尼亚的约定,一旦打败了奥匈帝国,罗马尼亚将获得奥匈帝国的特兰西瓦尼亚,这足以让罗马尼亚成为巴尔干诸国中在战争中受益最大的国家,彻底奠定罗马尼亚在巴尔干地区的霸主地位。

    相较于这两个巴尔干国家,其他协约国派出的军队,作战的热情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特别是意大利军队,虽然他们从未拒绝过协约国联合司令部发出的命令,但从他们取得的战果就能看出,意大利军队那是一点也没有认真。

    当然,也有可能是意大利军队认真了,只是他们完全打不过对面的奥匈帝国军队而已。

    毕竟在意大利北部和奥匈帝国的边境战场上,意大利军队就是这样的表现。

    如果说西线战场还不能体现法国军队和西班牙军队的战斗力差距,那么在巴尔干战场,当法国军队和西班牙军队面临同样的敌人,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只比较双方的主力部队,西班牙军队的战斗力是要比法国军队高一档的。虽然差距并没有那么巨大,但谁也不能否认差距的存在。

    大量军队加入对奥匈帝国的作战当中,这让奥匈帝国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

    虽然德国军队在同盟国举行会议后的数天内就抵达了奥匈帝国,但德国派出的一个集团军,可无法兼顾奥匈帝国来自三线的作战压力。

    好在老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也不傻,知道合理利用德国军队战斗力的强大。

    在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命令之下,德国支援的集团军并未部署在奥匈帝国的西部边境,而是部署在了塞尔维亚到罗马尼亚的边境一线,防御匈牙利地区。

    之所以将德国的集团军部署在这里,实际上也是因为,塞尔维亚到罗马尼亚一线,奥匈帝国所面对的进攻压力是最大的。

    这里不仅有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军队,还有法国和西班牙的军队。

    如果只靠奥匈帝国军队进行防守,绝对撑不了太长时间。毕竟对面的协约国不仅人数更多,还装备了数量更多的火炮和机枪,在火力方面也处于绝对优势。

    眼看着前线的伤亡越来越大,奥匈帝国政府坐不住了,连忙要求英国政府加快运送军队和物资,最好能在一周内将军队和物资全部送来奥匈帝国。

    面对奥匈帝国的催促,英国政府实际上是相当为难的。原因也很简单,英国本土前往奥匈帝国,走直布罗陀海峡是最近的。

    可直布罗陀海峡被西班牙把控,英国的运兵船走这里,简直是羊入虎口。

    要是不走直布罗陀海峡的话,英国的运输船就必须得绕非洲一圈,在一周内将兵力运向奥匈帝国是完全不现实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