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京华传急报江南定良策(1 / 3)
次日清晨,露珠还挂在桃瓣上,晶莹欲滴。
院门外便传来了一阵恭敬而沉稳的叩门声。
小杨安之蹦跳着去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队人马,却无皇家仪仗的张扬,仅是数名劲装打扮的护卫,簇拥着一位身着青色官服的中年文士。
那文士面容清癯,眼神锐利,见到杨安之,脸上立刻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躬身行礼:“臣,户部侍郎林蔚,奉永熙帝旨意,前来向太上皇与皇太后请安。”
杨晨铭与江谢爱已闻声走出。
林蔚见到二人,立刻深深一揖,态度恭谨至极:“臣林蔚,叩见太上皇,皇太后。
陛下常言,我朝之盛世,皆赖二老当年奠定之基石。
陛下与太子,无日不感念二老之恩德。”
“林大人快快请起。”
江谢爱上前一步,亲手扶起他,“念江既已登基,你我便是君臣,不必如此多礼。
一路辛苦,快进院中奉茶。”
林蔚是永熙帝一手提拔的干臣,以务实和远见着称,亦是“农商并重”
国策的坚定拥护者。
他此次前来,不仅是传递消息,更带有一种朝圣般的心情,来拜访这位传说中缔造了商业帝国、辅佐了两代君王的传奇女子。
进入院中,分宾主落座。
林蔚并未急于开口,而是先命随从呈上带来的礼物。
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个精致的木盒。
打开一看,里面是几穗饱满的北方新麦,和一匹质地细腻的江南新丝。
“陛下说,北境之麦,因商路畅通,已能运抵京城;江南之丝,亦因农桑并重,产量倍增。
此乃‘农商并重’之硕果,亦是二老智慧之结晶。
特命臣带来,请二老过目。”
林蔚的话语中充满了真诚的敬佩。
江谢爱拿起那穗麦子,在掌心轻轻摩挲,眼中满是欣慰。
杨晨铭则看着那匹丝绸,仿佛看到了当年江谢爱为了商盟四处奔走的身影。
这些朴素的物产,远比任何奇珍异宝更能让他们感到满足。
寒暄过后,林蔚的神色微微一正,从袖中取出另一份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卷宗。
“陛下还有一事,命臣务必亲手交予皇太后。”
江谢爱接过卷宗,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份残缺的族谱拓片,和一份详细的结案报告。
拓片上的字迹已被烧得模糊不清,但“苏氏”
二字依稀可辨。
报告则详尽记述了岭南苏氏最后一支余孽的覆灭过程,其头目在穷途末路之际,仍妄图煽动当地豪族,却应者寥寥,最终被一举擒获,其所有文书、信物,皆已付之一炬。
“陛下说,此事了结,苏氏一族,自此于史书上再无痕迹。
母妃心头大石,亦可彻底放下了。”
林蔚轻声说道。
江谢爱静静地看着那份报告,良久,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将积压在心中数十年的阴霾尽数吐出。
她没有恨,也没有快意,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她抬起头,对杨晨铭笑了笑,那笑容里,是卸下重负后的释然与轻松。
“转告陛下,我知晓了。
让他安心治国,不必再为这些旧事挂怀。”
她将卷宗合上,递还给林蔚,“这些,便不必留了,烧了吧。”
林蔚点头应下,示意随从将卷宗拿去处理。
纠缠了两代人的恩怨,就在这江南的春风里,化作了青烟,彻底消散。
然而,林蔚的表情并未因此放松,反而添上了一丝凝重。
他犹豫片刻,还是开口道:“太上皇,皇太后,臣……还有一事启奏。
此事关乎国本,陛下本不愿扰二老清修,但思虑再三,还是觉得,或许二老的智慧,能为我朝指一条明路。”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