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桃下谋政承家声(2 / 3)

加入书签

江谢爱闻言笑了,眼角泛起温柔的细纹:“百姓淳朴,你要记住,治民不在威服,而在惠民。

当年我在边疆教他们种耐旱作物,如今他们能自己改良水渠,这才是真正的长治久安。”

她忽然想起什么,从腕间褪下一支碧玉手镯,“这是你外祖母留给我的,当年她靠这支手镯在江南商界站稳脚跟。

你带上它去常州,见了水渠监工的陈老丈,就说是我让你去的,他会告诉你当年修渠的旧事,也能帮你摸清当地的民情。”

杨念江接过手镯,入手温润,知道这是母亲的心意,郑重地系在腕上:“孩儿明白,娘是让我多听老人言,少摆侯爷的架子。”

待杨念江离去处理政务,杨晨铭才揽过江谢爱的肩,轻声道:“你方才故意点破苏氏标记,是想让他亲自查探吧?”

江谢爱靠在他肩头,望着满林桃花:“苏氏旧案牵连甚广,当年你为了护我,隐去了不少细节。

念江如今掌着江南十城,这些旧事早该让他知道。

况且,那太湖码头的事不简单,张记盐商背后的人敢用苏氏旧标记,要么是自不量力的余孽,要么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挑拨。

让念江去查,既能练他的本事,也能看看暗处的人到底想做什么。”

杨晨铭轻叹一声,握住她的手:“我总怕他卷入这些纷争,重蹈我们当年的覆辙。

你看他案头那柄短剑,是我去年送他的生辰礼,他至今没拔过鞘。”

“刀剑是用来护民的,不是用来争权的,他不拔鞘才好。”

江谢爱抬头看他,眼底闪着狡黠的光,“况且,你以为他真的没动过手?上月苏州有恶霸强占民田,他乔装成货郎去查探,亲手制住了恶霸的贴身护卫,用的是你教他的擒拿术,只是没让你我知道罢了。”

杨晨铭一怔,随即失笑:“这孩子,倒学会跟我们藏心思了。”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影卫今早从京城送来的,新帝身子有些不适,太后让人捎话,想请我们回京小住。

还有,西北边境传来消息,有股不明势力在暗中囤积粮草,领头人的旗号是‘苏’。”

江谢爱接过密信,展开一看,字迹是新帝身边太监的手笔,字里行间透着对杨晨铭夫妇的依赖。

她看到“西北”

二字时,指尖微微一顿:“西北……当年太傅的旧部就逃到过那里,难道是他们死灰复燃?可他们怎么敢再用‘苏’字旗号?”

“或许不是太傅旧部。”

杨晨铭目光深邃,望着桃林外的远山,“当年我母亲的陪嫁里,有一本苏氏家谱,记载着苏氏有一支旁支迁去了西北,改姓为‘苏’。

我一直没告诉你,是怕你又为我担心。

如今看来,太湖的盐商和西北的势力,恐怕都与这支出有关。”

这倒是江谢爱没想到的。

她一直以为苏氏旧人只剩江南一带的残余,竟不知还有西北的旁支。

她忽然想起杨念江提到的盐运账册:“张记的盐船夜泊太湖,说不定是在给西北运盐。

盐是民生之本,也是军资要害,他们囤积盐铁粮草,恐怕不只是为了复仇。”

“所以更不能让念江贸然行事。”

杨晨铭起身,将案头的兵书递给她,“这是我当年平定西北时写的札记,里面记着西北的地形和各部落的情况。

你今晚整理一下,挑些能让他看的内容抄录下来。

另外,让影卫统领暗中跟着他,既护他安全,也能摸清盐船的去向。”

暮色渐浓时,杨念江回到府邸,刚进院门就见母亲在廊下教侍女晾晒草药。

他走上前帮忙,鼻尖萦绕着草药的清香:“娘,这是治眼疾的药草?”

“是啊,你爹的眼疾入春后容易复,晒些存着备用。”

江谢爱拿起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