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烽烟再起(1 / 3)
窗台上的白瓷瓶里,江南带回的桃花瓣已有些卷边,江谢爱用细针轻轻挑开一枚,想夹进《商经》中“西北商路”
那一页——那页纸上她写了行小注:“漠北多风沙,运粮当避三月雪”
,墨迹还带着些潮气,像是昨日才写就。
指尖刚碰到纸页,院外就传来影卫急促的脚步声。
不是常来的影七,是负责西北线的影十二,他一身灰衣沾着尘土,连呼吸都带着喘:“夫人!
邻国……邻国撕了通商协议,今早派兵占了漠北的青柳关,还说……说咱们商盟运的丝绸掺了棉,是‘欺瞒邦交’!”
江谢爱挑花瓣的手猛地一顿,细针落在纸上,戳出个小小的洞。
青柳关是漠北的要冲,去年议和时特意约定“两国共用通商”
,如今邻国突然动手,哪是因为丝绸?分明是借着通和商号运的铁器,凑够了军备,又看新帝年轻,想趁虚而入。
她刚要起身,就见杨晨铭从军机处赶来,玄色朝服的领口还敞着,显然是接到消息就往回赶。
“陛下召集群臣议事,”
他握住江谢爱的手,指尖带着外面的寒气,“邻国使者在太和殿闹着要‘赔偿’,说若不交出商盟主事,就继续进兵。”
“他们要的不是主事,是西北的兵权。”
江谢爱把影十二带来的军报递给他,指腹划过“青柳关守军伤亡三十余”
的字样,心里紧。
她想起去年在江南,杨晨铭说“等平定邻国,就去江南隐居”
,那时桃花开得正好,她还笑说要在桃林里搭个小竹屋,如今这约定,竟要被烽烟打断。
两人赶到皇宫时,太和殿里已是一片争执。
户部尚书急得拍了案:“如今西北军饷只够支撑一月,若要开战,粮草得从江南调,至少要半月才能到!”
兵部尚书却摇头:“青柳关一丢,漠北无险可守,等半月?邻国早就打到甘州了!”
新帝坐在龙椅上,手指紧紧攥着龙椅扶手,指节泛白,却没像从前那样慌着问杨晨铭。
他等大臣们吵得差不多了,才开口:“杨太傅,你怎么看?”
杨晨铭上前一步,目光扫过殿中众人:“臣请命去西北。
青柳关虽丢,但守军还在,臣带禁军驰援,先把关隘夺回来,再与邻国对峙。”
他顿了顿,看向江谢爱,“臣离京后,粮草调度和朝堂稳定,需劳烦郡主。”
江谢爱立刻躬身:“臣妇愿留京,协调商盟运粮,不让前线缺了军需。”
她知道,杨晨铭去西北,京中不能乱——太傅旧部还在暗处,若这时粮草出了问题,不仅前线危险,京中也会生乱。
新帝看着两人,点了点头,声音比往日沉了些:“好。
杨太傅领五万禁军,明日出;江郡主掌管粮道,可调动户部半数存粮。”
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枚鎏金令牌,递给江谢爱,“持此令牌,若有官员推诿,可先斩后奏。”
散朝后,两人走在宫道上,初春的风卷着沙尘,吹得宫墙下的柳枝乱晃。
江谢爱握着那枚令牌,指尖能摸到上面的龙纹,忽然想起去年杨晨铭把虎符交给她时,也是这样沉甸甸的分量。
“你在西北要小心,”
她轻声说,“邻国的将领是前几年打赢过漠北部落的额尔敦,据说很擅长骑兵战术。”
杨晨铭停下脚步,转身替她拂去间的沙尘:“我知道。
影卫查到,额尔敦身边有个谋士,是太傅的门生,叫柳成——这人当年在户部待过,熟悉咱们的粮草调度,得防着他搞鬼。”
这倒是个新线索。
江谢爱想起之前查通和商号时,账房里有本记着“柳先生”
的收支簿,当时没在意,如今看来,竟是柳成在背后联络。
她心里一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