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新枝待放(2 / 3)

加入书签

/p>

科举乃选贤之途,当考圣贤之道,若加‘商学’,岂不是让天下学子都去逐利,忘了礼义廉耻?”

新帝没急着反驳,而是拿起章程,指着“利民为本”

的小注:“尚书大人,圣贤之道,不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吗?如今农户种粮卖不出好价,商人运货遇着关卡,若官员不懂商学,如何帮他们解决?”

他顿了顿,声音比刚才沉了些,“朕以为,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就是圣贤之道。”

礼部尚书没想到新帝会这么说,张了张嘴,竟没反驳的话。

江谢爱看着新帝挺直的脊背,忽然想起去年他还躲在杨晨铭身后,怯生生地问“叔父该怎么办”

,如今却能从容应对老臣,心里满是欣慰。

等礼部尚书退下,新帝才松了口气,对杨晨铭笑道:“叔父,朕刚才没说错吧?”

杨晨铭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陛下说得对,以后朝堂之事,陛下尽可放手去做,臣会在一旁辅佐,但不必事事躬亲。”

从皇宫出来时,已近午时。

马车里,江谢爱把青溪村的信递给杨晨铭:“你看,农户都记着水车的好呢。”

杨晨铭展开信,看着那歪歪扭扭的字,嘴角弯了弯:“等西北的事了了,咱们再去江南,看看他们的新稻田。”

他话锋一转,从袖中取出通和商号的货单,“影卫刚才来报,商号里有陌生的马匹痕迹,像是邻国的品种——他们运的铁器,说不定是在给邻国造兵器。”

江谢爱心里一沉。

去年边疆议和时,邻国承诺不再犯境,如今却私下里买铁器造兵器,还和太傅旧部勾结,这是想再挑起战事?她握住杨晨铭的手,指尖有些凉:“要不要派人去西北查探?”

“已经派影三去了,”

杨晨铭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来,“他熟悉西北地形,三日内该有消息。”

回到杨府,江谢爱刚把《商经》里的“商学人才选拔”

章节补完,就听见院外传来脚步声,是李将军来了。

这位江父旧部如今在京中任职,肩上还带着当年打仗留下的疤,见了江谢爱,立刻递上一份公文:“郡主,这是西北军报,说近日常有不明身份的人在边境游荡,像是在探路。”

江谢爱接过军报,见上面写着“三月初十,漠北方向现五人,携带地图,被巡逻兵现后逃脱”

,心里更沉了——三月初十,正是通和商号运“皮毛”

的日子。

杨晨铭这时从书房出来,接过军报看了看,对李将军说:“你派些可靠的人手,去西北边境协助巡逻,注意别打草惊蛇。”

李将军领命离开后,江谢爱靠在窗边,看着院中桃树的新芽,忽然说:“我总觉得,这西北的事,不会那么简单。”

她想起前世西北也曾有战事,当时杨晨铭就是在那里中了箭,虽然这一世已经改变了很多事,可心里还是有些慌。

杨晨铭走过来,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顶:“别想太多,有我在。”

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当年我母亲被诬陷通敌,也是和西北有关——或许这一次,能把当年的事彻底查清楚。”

江谢爱身子一僵。

杨母苏氏的旧案,虽然之前太傅已经招认是诬陷,可关于“通敌”

的细节,始终没查明白。

如今通和商号在西北搞小动作,会不会和当年的事有关?她转过身,看着杨晨铭的眼睛:“你是说,当年我母亲的‘通敌’,也和邻国有关?”

杨晨铭点头,指尖划过她腕上的暖玉:“影卫查到,通和商号的东家,是前朝苏家的远亲——苏家就是我母亲的族人,当年有人说我母亲通敌,就是苏家的人传出来的。”

这是第一次查到苏家与邻国的关联,江谢爱心里忽然亮了些,却又更沉了——若当年杨母的冤案和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