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书童七步成诗,众脸连环受创(3 / 4)

加入书签

为“枪手”的嫌疑,

还暗讽孙志远以身份压人。

孙志远被他不软不硬地顶了回来,脸色一沉,冷笑道:

“好个伶牙俐齿的书童!

照你这么,倒是本公子冤枉你家少爷了?

那你倒,何为‘志’?

莫非只有‘带吴钩’、‘收关山’才是志?

你一个书童,又有何‘志’?”

他这是步步紧逼,要将苏惟瑾彻底逼到墙角,让他出丑!

在场众人皆屏息凝神,看向苏惟瑾。张诚更是紧张得攥紧了拳头。

苏惟瑾心中毫无波澜,超频大脑瞬间启动!

无数诗词歌赋、文章典故飞速流转!

他深知此刻必须拿出真才实学,方能震慑全场。

他面向刘老翰林,躬身道:

“既然孙公子执意要考较人,

人斗胆,愿以‘竹’为题,

七步成诗,以证心志。”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七步成诗?

便是成名文人也不敢轻言尝试,这个书童竟敢口出狂言?

刘老翰林眼中精光一闪,抚须道:“准!”

苏惟瑾站定,目光扫过院中苍翠竹林,眼神瞬间变得专注。

他缓缓抬起右手,伸出一根手指,随即迈出第一步,清越声音破空而出:

“一步:阶前老竹苍苔色,曾记当年春雨来。”

诗句平实,却带着时光沉淀的厚重感。众人微微一怔,这起句竟不俗。

第二步踏出,声音略扬:

“二步:夜半忽闻穿石响,箨龙蜕甲欲腾排!”

“箨龙”指竹笋,“腾排”喻其破土而出的磅礴气势!动态十足,力量感迸发!

第三步,意境再变:

“三步:心虚根柢固,节劲风霜耐。”

由外而内,直指竹之“虚心”、“有节”的内核,对仗工整,哲理初显!

第四步,气势陡升:

“四步:纵使雪压千钧重,挺立依然待晴霭。”

坚韧不拔,迎难而上之志喷薄而出!已有不少人坐直身体,眼神郑重。

第五步,目光扫过钱痦子:

“五步:耻作凌霄附,羞为蔓草缠。”

这分明是在回击“墙头草”的讥讽!钱痦子脸色顿时难看。

第六步,目光孤高:

“六步:孤直本天性,岂同桃李腮?”

不与凡花俗艳为伍,孤高直节,源于本性!

第七步稳稳下,苏惟瑾霍然转身,目光如电,声音斩钉截铁:

“七步:明朝剖作昆仑柱,撑断东南半天!”

最后一句,石破天惊!

将竹之用途,拔高到“撑天”的宏伟格局!何等的胸怀与气魄!

诗成,七步,七句!

从生长、气势、内蕴、坚韧、立身、本性到最终抱负,层层递进,格局不断扩大,最终以气吞山河的壮语收尾!

满场死寂!

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脸上的表情凝固了——震惊、难以置信、骇然……

这……这是一个书童能作出来的诗?!

这急才!这格局!这气魄!

莫在场学子,便是刘老翰林、赵教谕,也从未见过如此惊才绝艳的七步成诗!

“啪嗒!”

孙志远手中的玉骨扇掉在地上,

他却浑然不觉,只是张大了嘴,眼神空洞。

钱痦子面如死灰,冷汗涔涔而下。

其他方才跟着嗤笑的人,也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张诚先是懵了,随即狂喜涌上心头,指着孙志远狂笑:

“哈哈哈!孙志远!听到没有!

撑断东南半天!老子的书童作的!”

他这蠢笨的炫耀,与苏惟瑾诗中表现出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