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抬棒槌(4 / 6)

加入书签

用来拔草寻参,兼用作拐杖和防身。索宝棍是放山的主要工具,放山人对索宝棍很珍视,认为其具有灵气。

快当签子,取鹿角顺直的一段,削磨熏制成六寸长的签子,用来挖参。这是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才固定下来的专用工具。鹿角坚硬光滑,不吸水不霉变,不易划伤人参。

棒槌锁,一根三尺长红线绳,两端各拴住一枚铜钱。

快当斧子、快当锯、快当剪子、快当铲子。

用桦树皮和柳条编成的背筐,皮或布制的背兜。狍子皮,人睡在上面隔潮、保暖。携带轻便的吊锅、碗、瓢等简单的炊具餐具。火石、火绒。

放山人的主食是小米,耐潮,营养高,好做易熟。

又补充了了一些细节的东西。冯国隆有不懂的地方也仔细的问。

边走边聊,三人走了大半个小时,下了红松岭,来到了埋狗的那棵大松树下。

冯国隆一指下方。对着李老爷子说道:“李爷,就在那。”

李老爷子用手里的拐棍,将旁边的杂草扒拉到一旁,低头观察。

没几秒钟,李老爷子就神情激动的点头:“没错,是四品叶!”

虽然经手和看过的大货不少,但是自己亲手抬出来的人参,最好也就是一棵灯台子。那是别人掏过的老庵子,剩下的小捻子长成后,才带他过去抬的。

李爷子虽然激动,但并没着急。而是指挥二人道:“继续找。看看附近还有没有。我先把草剪了。等会开始挖了,你俩再过来。”

说着,就小心翼翼的开始剪除人参附近的杂草。

冯国隆和李明馨儿人也一上一下开始搜寻。

找了能有半个小时左右,二人回到了老爷子前边,老爷子身前已经清理出一大片地方了。

二人回来后相互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李老爷子点了点头,解释道:“这才正常,这块地方没有水源,本就不适合人参生长,再加上离村子又近,要是多的话早就被人抬走了。能轮到你?能有一苗四品叶就不错了!”

冯国隆笑笑。横财谁人不爱,但是得知足啊!

老爷子摆摆手,示意两人过来。然后老爷子半蹲在地上。开始清理地上的落叶和泥土表层的树枝草杆。

李老爷子边清理边对二人说:“不怕你们笑话,我虽然抬过人参,但我抬的最好的就是一苗灯台子。”

顿了顿,李老爷子又说:“虽然没抬过大货,但我知道放山人中一个道理,富贵稳中求!不管大小!一定要稳,才能保持品相!”

接着李老爷子扬了扬手中的鹿角匙:“看好了,老李我今天也要抬大货了!”

说着便用鹿角匙扒拉起了茎杆旁边的泥土。

随着人参茎杆一点的露出,李老爷子越来越兴奋:“激动的道,你小子掏上了,三节芦还是受过伤的,这以前最少是一苗五品叶,甚至有可能是六品叶!”

冯国隆也是激动不已。五品叶、六品叶,那可是真正的大货了,虽然这个年代不值钱。五品叶也是上千块左右。六品叶更是上千块打底!

随着人参主体逐渐露出,李老爷子动作愈发小心了。

忙乎了一个多小时后整苗人参终于呈现在了三人眼前。

这是一苗元宝体人参,整个身体像一个倒扣的元宝,主须只有两根,向两侧延伸出半米多,参须上不少珍珠点。

李老爷子眼见就剩一点参须没有出土了,忙吩咐道:“快去扒树皮,抠苔藓。”

冯国隆赶紧起身,忙乎了十多分钟,终于带着树皮和苔藓回来了。

李老爷子也已经抬完了这苗人参。将树皮和苔藓铺好。李老爷子小心翼翼的捧起人参放在苔藓上。再将树皮仔细捆扎好。这才直起身。

起身时竟然打了个趔趄。冯国隆二人忙将老爷子扶住。

“爷,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