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盟约作废两国断交(1 / 2)

加入书签

李世民目光微动,略带意外。

内文学馆隶属中书省,专为宫人授学之所。

每日皆有儒士讲经论道,传授诗文礼制与典章要义。

凡由此出身者,多可进入六尚三十六司任职,前程明晰。

然而,趋之者寥寥。

只因前往者,多为失宠妃嫔或年迈内侍宫婢。

故此,李世民不禁诧异——武媚娘年仅十五,正值韶华,竟主动请入此地?

“心中所向,可是女官之位?”

他轻声问道。

旋即一笑,似有所悟:“不必舍近求远。

司正一职空缺,以你才识,足可担当。”

“再历数载,若仍稳重勤勉,宫正之位亦可托付。”

六尚三十六司皆有品秩俸禄,与外朝官员无异。

而宫正统摄诸内官,执掌戒律纠察、惩戒处分之权,司正、典正为其辅佐。

纵是妃嫔皇子、公主贵胄,见之亦须礼让三分。

今上许她司正之位,两年后晋为宫正,或将创下前所未有之纪录。

秉笔太监心潮翻涌,未料武媚娘再度出语惊人。

“谢陛下厚爱。”

她抬眸直视天颜,声音清亮如泉,“然奴婢所求,并非仕途升迁,唯愿广览典籍,增益才识。”

“女子亦当以学问立身。

昔有皇后着《女则》,光照千古;长乐公主才情冠绝一时,皆为奴婢仰望之标。”

李世民默然片刻,心中波澜暗起。

原以为不过是一介聪慧小婢,却不料胸中有如此丘壑。

后宫女子,或争宠邀幸,或企盼飞升;而此人竟拒高位如拂尘,甘入冷院苦读,更道出这般气度卓然之言。

“丽质识人之明,果然非凡。”

“寡人随手指点一人,竟藏锦绣于身。”

他面上不动声色,凝视良久,终颔应允:“准你入内文学馆读书,司正之职为你虚席以待。”

“另赐御前行走之权。”

秉笔太监呼吸一滞!

御前行走!

这般礼遇,连朝廷重臣也未曾享有。

无需通禀便可面圣,任何事务皆可直达天听,毫无阻碍。

“奴婢谢陛下恩典。”

武媚娘跪地叩,姿态端正,不卑不亢。

李世民静静凝视她片刻,随即转身,缓步离去,背影融入湖心亭外的薄雾之中。

她依旧伏身低,纹丝未动。

待帝王身影彻底消失,秉笔太监方才上前,脸上堆起笑意:“恭喜武司正,得此殊荣,从此平步青云……”

话未说完,便察觉她双肩微颤,泪水早已滑落脸颊,滴在石砖上。

他一愣,旋即明白,轻轻叹息。

终究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女子,骤然置身高位,悲喜交加,难以自持。

他取出一方素净帕子递去,语气温和:“收一收泪吧。

如今你是御前司正,莫教旁人看了去,失了体面。”

武媚娘接过,指尖微抖,仍强撑着再度叩:“谢过王公公。”

秉笔太监微微颔,眼中浮现出一丝赞许。

宫中多少人一旦得势,便张狂失态,目中无人。

她却能在荣耀临头时守住本心,实属罕见。

“难怪吴怀礼那老狐狸如此器重她,果真不凡。”

他在心中默念。

吴怀礼乃掌印太监,与他权责相近,平日各立山头,互不相让。

几句宽慰之后,秉笔太监便告辞离去,湖心亭重归寂静。

武媚娘拭净泪痕,缓缓坐到石凳上,手中紧握那只装着鱼食的木盒,目光空茫。

幼时家中遭表兄凌辱,随母远走长安;入宫后饱受欺压,若非那位如月临尘的殿下暗中庇护,怕早已折翼深宫。

如今命运逆转,终于立于人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