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媚娘进言(1 / 2)

加入书签

此地原为先帝李渊居所。

殿外碧湖如镜,柳影婆娑,湖心一座小亭,四时景致各异。

春有嫩绿拂水,秋见落叶飘零,冬雪覆岸,夏荷送香。

湖中锦鲤成群,红鳞金尾,每逢投食,便争相跃出水面,形成“万鲤竞跃”

之奇观。

李渊生前最爱此处幽静。

自先帝驾崩后,李世民每逢忧思,也常独来此地。

湖心亭内,他凭栏而立,身旁立着一名捧盒宫女,盒中盛满鱼饵。

那女子眉目清秀,举止沉静,正是武媚娘。

此前李丽质曾托父皇照拂此人,李世民便将其安置于御前侍奉。

她行事细致,应对得体,渐渐深得信任,得以常伴御书房左右。

“哗——”

李世民伸手抓起一把鱼食,轻轻撒向湖面。

霎时间,水波翻动,群鲤自四面聚来,争相吞食,鳞光闪动,宛如彩绸翻舞。

湖面波光粼粼,锦鲤成群穿梭于碧水之间。

李世民望着这一幕,眉宇间稍显松弛,转头对身旁的武媚娘轻声道:“你看那鱼,争食如世人逐利。”

“一把碎饵撒下,便争得水面翻腾,头破血流,岂不荒唐?”

武媚娘垂眸片刻,缓缓启唇:“鱼儿可笑与否,奴婢不敢妄断。

但奴婢明白,执饵之人立于岸上,一笑之间便可观其纷乱。”

李世民听罢朗声而笑,目光中多了一丝赏识。

他凝视着她,语气带着几分感慨:“媚娘,若你不入宫闱,倒该是朝堂之上一员良臣。

像你这般通透之人,天下君主谁不愿得之为辅?”

武媚娘浅笑不语,眼波流转,风姿悄然绽放。

她在宫中静养年余,身形渐长,眉目愈明艳,已有倾城之态。

可李世民眼中,却无半分绮念。

年岁已至,情欲早淡,心中所系唯有社稷安危、天下兴衰。

况且武媚娘尚处豆蔻,不过十四五年纪,在他看来更似膝下晚辈。

她的聪慧机敏,竟与远在秦国的李丽质如出一手笔墨所写。

每每见她,心头便浮起那个远嫁的女儿身影。

收回思绪,他再度抓起一把饵料,洒向湖心,涟漪荡开,鱼群再度涌动。

正当此时,一道身影自远处疾步而来。

“陛下,魏大人与长孙大人已在殿外候驾,执意求见。”

秉笔太监躬身低语,声音微颤。

李世民神色骤冷,笑意尽散。

“寡人早有明令,今日不见一人。”

“叫他们退下。”

话语如冰,眼中掠过一丝不耐。

本欲避世半日,偏又难逃政务纠缠,岂能不怒?

太监跪地未起,声音紧:“奴婢已如实传话,可两位大人言称国事紧急,非见不可……”

“你耳聋了不成?”

李世民目光如刃,直刺而去。

太监伏地颤抖,却仍不敢离去——一边是帝王威怒,一边是重臣坚持,左右皆不可违。

正待雷霆作之际,一缕柔声轻轻响起:“陛下,秦唐之争,恐不宜再拖。”

说话的是武媚娘。

她常伴御前,出入书房,早已知晓近日边关动荡、两国交恶的缘由。

也清楚,长孙无忌等人所为何来。

李世民冷哼一声:“这等大事,岂是你能议论的?”

“若易解,何至于此?还轮得到你说?”

语气严厉,满是斥责之意。

可武媚娘并未退缩,只将目光静静抬起:“奴婢虽愚钝,却也略有一二拙见,愿陈于陛下之前。”

原欲震怒的帝王,目光触及她清澈双瞳时,心头忽地一缓。

那眼神里没有算计,亦无矫饰,纯粹得如同山间晨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