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试炼(2 / 4)
,浪费了不少辛辛苦苦分拣的豆子,才勉强煮出一锅豆子半生不熟、汤色微浊的“及格品”。
当苏浩泽舀起一勺品尝时,艾米紧张得手心冒汗,像个等待老师批改试卷的小学生。
苏浩泽微微皱眉,放下勺子:“火候急了,心也急了。绿豆的沙糯都急急忙忙跑到汤里去了,所以汤浑了,豆心却没透。”
他看着艾米沮丧得快哭出来的表情,语气缓和下来,带着一丝理解的温和。
他拉过一把小凳子坐下,示意艾米也坐下,像朋友聊天一样问道:“是不是觉得,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自己可能没什么天赋?”
艾米猛地抬起头,惊讶于苏浩泽的一语中的,她沮丧地点点头,声音有些哽咽:“嗯…苏先生,我是不是太笨了…连这么简单的汤都做不好…我看您做起来那么轻松…我可能真的没什么天赋…”
“我刚开始做药膳的时候,可比你狼狈多了。”苏浩泽笑了笑,眼神带着回忆,语气温和,“比如现在店里很受欢迎的‘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初我们团队为了找到羊肉膻味、药料苦味和汤底鲜味之间最完美的平衡点,不知道试验了多少次。不是药材放多了汤发苦,就是火候过了羊肉变柴。最夸张的一次,炖出一锅味道古怪到连我们自己都咽不下去的‘试验品’,只能倒掉重来。”
他看着艾米惊讶的表情,继续温和而坚定地说:“做菜这件事,天赋或许有那么一点点作用,但绝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踏实、认真、勤奋,还有不怕失败的耐心。
听着简单的事情,做起来才知道其中的辛苦和门道。只有亲手做过、失败过、再尝试,才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奥秘。你才尝试两次,远远没到论天赋的时候。记住,好东西都是慢慢‘磨’出来的,急不得。”
艾米听着苏浩泽分享自己“失败”的经历,心中的挫败感渐渐被一种被理解和鼓励的温暖所取代。
她抬起头,眼神重新亮起了光。
这时,苏浩泽站起身,重新系上围裙:“来,看着我怎么做一遍。记住,‘让豆子在安静的水中,用最适合它的温度,自然舒展、融化,它才会回报给你清澈的汤和沙糯的心。’”
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要点:“冷水下豆,大火煮沸立刻转文火,期间几乎不搅拌,只是耐心等待,偶尔撇去浮沫。”
看着苏浩泽那锅最终清澈见底、豆粒饱满开花、散发着朴素清香的绿豆汤,艾米恍然大悟,第一次对“火候”和“耐心”有了具象而深刻的认识。
这次的失败,以及苏浩泽的鼓励和亲身示范,比第一次的成功更让她受益匪浅。
就在艾米沉浸于她的“基础修行”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悄然降临。
一位与“云创文旅”有合作、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美食评论家兼纪录片导演克尔·陈,为了即将开拍的一部关于亚洲饮食文化的纪录片,正好在天海市进行前期调研。
他听说了“膳时记”和其独特的“风物共生”理念,以及一位外国女孩在此学厨的趣闻,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过周晓倩的安排,克尔·陈决定在不惊动太多人的情况下,到店进行一场“非正式探访”。
这天下午,克尔·陈悄然到店。
而当时,艾米正在后院的角落,对着新一批绿豆和那本写满笔记甚至画了不少圈圈的本子,眉头紧锁地思考着如何改进她的绿豆汤。
她专注而略带纠结的样子,以及身边那本密密麻麻记录着豆子大小、火候时间、甚至写下“不要急!要像苏先生一样耐心!”自我鼓励话语的笔记本,引起了克尔·陈的注意。
通过周晓倩的翻译,克尔·陈与艾米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艾米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她这几天“枯燥”却充满收获的体验,以及她对中餐“慢工出细活”、“尊重食材”理念的新理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