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金融战与漕运危机(1 / 3)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将陈默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映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
程无双的密报如同一块寒冰,投入他方才因说服林微月而略感轻松的心湖,瞬间冻结了所有暖意。
沈墨轩!
这个名字第一次从怀疑的阴影中走出,如此清晰地与现实的威胁联系在一起。
截断漕运,散播宝钞贬值谣言……这两招,精准地打在了大夏王朝,或者说,打在了陈默试图构建的新秩序的两个关键节点上。
漕运是帝国的主动脉,尤其是南粮北运,维系着京城、边军乃至整个北方的命脉。
一旦被系统性掐断,不出数月,北方必将粮价飞腾,民心浮动,军心不稳。
前朝末年,便曾有因漕运梗阻而引大规模民变的先例。
而宝钞,则是陈默试图整顿金融、集中财权的重要工具。
它本身以国家信用为背书,极其脆弱。
若信用崩塌,宝钞将瞬间沦为废纸,不仅朝廷的财政计划会破产,更会引剧烈的通货膨胀,掠夺民间财富,造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
届时,恐怕不用外敌入侵,内部就已天下大乱。
“好一个釜底抽薪,双管齐下……”
陈默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带着一丝冰冷的回响。
这位潜在的“皇兄”
,不仅能量庞大,手段更是老辣狠厉,直指核心。
他走到悬挂的巨大舆图前,目光沿着蜿蜒的运河线路移动。
漕帮……这个盘踞运河多年的灰色势力,竟然被沈墨轩渗透甚至掌控了?还是说,沈墨轩本就是其幕后之主?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对手对帝国经济命脉的渗透之深,乎想象。
“王德。”
陈默沉声道。
“老奴在。”
一直侍立在阴影中的老太监立刻上前。
“传朕旨意:第一,密令户部,即刻从太仓、临清等备用粮仓,紧急调拨五十万石粮食,通过海路和部分可靠的陆路,火运往北方,优先保障边军和京畿供应。
动作要快,但要隐秘,对外只称常规轮换。”
陈默先想到的是稳定基本盘,漕运受阻,必须立刻启动备用运输方案,海运成本高、风险大,但此刻顾不上了。
“第二,令锦衣卫都指挥使骆冰,抽调精干人手,分为明暗两路。
明路,持朕手谕,会同沿河各省巡抚、都指挥使司,对运河进行‘清剿水匪’专项行动,大张旗鼓,形成威慑,打乱‘漕帮’的节奏。
暗路,潜入运河沿线,给朕细细地查!
查漕帮的架构、头目,更要查他们与沈墨轩之间资金、人员往来的所有证据!”
“第三,”
陈默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宣户部尚书、宝钞提举司主事,即刻进宫见朕。
还有,让内帑总管也来。”
“老奴遵旨。”
王德躬身领命,迅退出去安排。
陈默知道,应对物理上的漕运危机,尚可用行政和军事手段强行疏通或替代。
但应对金融层面的宝钞信用危机,则更为复杂和凶险。
这是一场信心的战争。
约莫半个时辰后,户部尚书张正伦、宝钞提举司主事赵诚,以及掌管皇帝私库的内帑总管太监钱福,匆匆赶到了乾清宫暖阁。
三人脸上都带着凝重和疑惑,显然也预感到了非同寻常的气氛。
陈默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将程无双密报中关于宝钞流言的部分点了出来,但没有提及沈墨轩。
“……情况便是如此。”
陈默扫视三人,“流言初起,尚未成势,但若放任不管,或被有心人推波助澜,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有何对策?”
张正伦是传统士大夫,对经济之道并不精通,闻言皱眉道:“陛下,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