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财政尚书开窍了(2 / 4)
至于京畿试点县所需的种子、农具、以及减免赋税的缺口……这……这又是一大笔开销啊!
国库……国库实在是捉襟见肘,寅吃卯粮了……”
他翻着账册,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陛下您看,去年各项开支,边境军饷占了四成,宗室俸禄占了两成,百官俸禄及各地衙门开支又占了两成,河工赈灾等项……这剩下的,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陈默耐着性子听着,他知道国库困难是实情,但更知道,有些困难,是源于僵化的思维和低效的管理。
他看着诸葛明那副恨不得把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的样子,忽然问道:
“诸葛爱卿,朕问你,国库之银,收上来之后,便是堆在库房里,等着各项开支拨付出去吗?”
诸葛明被问得一愣,下意识回道:“自然如此。
收储、核验、拨付,皆有定例。”
“那在收上来之后,拨付出去之前,这些银子,就在库房里躺着?”
陈默追问。
“呃……是,按制,需得……”
诸葛明有些茫然,不明白皇帝为何问这个。
“若是民间商人,手中有大笔闲钱,会如何处置?”
陈默换了个角度。
“商人逐利,或扩大经营,或放贷生息,或购置田产店铺……”
诸葛明答道,这是常识。
“那为何朝廷的银子,就只能躺在库房里,‘死’着呢?”
陈默的目光锐利起来,“诸葛爱卿,你可知,这银子如同流水,唯有流动起来,方能滋养万物,若成一潭死水,则只能臭生蛆!”
诸葛明张了张嘴,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他似乎隐约摸到了皇帝想说什么,但那想法太过惊世骇俗,让他不敢深想。
“陛下……陛下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很简单!”
陈默站起身,走到他面前,“国库之银,与其堆在库中蒙尘,何不效仿钱庄、皇商,让其‘活’起来?!”
他拿起诸葛明那本厚厚的账册,指着上面一项:“便如这准备拨付给江南修缮水利的五十万两银子,从核定到拨付,再到地方采购物料、征民夫,至少需要三个月。
这三个月,这五十万两银子,在国库里就是死的!”
他目光灼灼地盯着诸葛明:“若朕将这五十万两,以朝廷信誉为担保,暂时‘借’给几家信誉良好、又与朝廷采买相关的皇商,约定两月后归还,并支付少许‘利息’。
皇商用这笔钱扩大生产、周转物资,朝廷不仅能在两月后拿回本金,还能凭空多得一笔利息!
而江南水利的款项,朕可以从光禄寺案追回的其他赃款中,先行垫付!
如此一番操作,朝廷未多征一分税,国库却多了一笔进项,皇商得了周转资金,水利工程亦未耽误!
这岂不是比银子白白放在库房里强上百倍?!”
这便是最基础的“国债”
和“资金周转”
概念!
陈默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方式,抛了出来。
诸葛明彻底呆住了,手里的账册“啪嗒”
一声掉在地上都浑然不觉。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皇帝,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朝廷……向皇商“借钱”
?还收“利息”
?这……这成何体统?!
与民争利!
简直是……简直是……
他脑子里一片混乱,本能地想反驳,想引经据典,说明朝廷尊严、祖宗法度……但另一个声音,却又在他心底微弱地响起:皇帝说的……好像……有那么点道理?那银子堆在库房里,确实不会下崽儿啊……若是真能多出一笔利息……
他的脸色变幻不定,时而震惊,时而茫然,时而又有一种被强行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无措和……一丝隐隐的兴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