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财政尚书开窍了(1 / 4)
“礼亲王。”
那三个字,如同三根冰锥,悬在御书房氤氲的火锅热气之上,让方才那点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带着烟火气的暖意,瞬间荡然无存。
空气凝固了。
连程无双咀嚼的动作都停了下来,虬髯上沾着的麻酱都忘了擦。
周衡等人更是屏住了呼吸,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窜上来。
礼亲王,宗正寺宗令,皇族中辈分最高、威望最着者,竟然也与安王李玹搅和在了一起?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安王的反扑,已经不再是暗处的阴谋,而是开始调动皇族内部盘根错节的势力,准备在更高层面、以更“正统”
的方式,来对抗皇帝了!
宗正寺若站在安王一边,便能以“祖制”
、“家法”
为武器,在皇族内部对皇帝形成巨大的掣肘和压力!
陈默看着那张纸条在红油汤锅旁慢慢被水汽濡湿,字迹变得模糊,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翻涌着冰冷的怒焰。
好,很好。
果然跳出来了。
这潭水,比他想的还要深,还要浑。
他缓缓将那张纸条揉成一团,扔进了一旁的炭炉,看着它瞬间被火舌吞没,化作一缕青烟。
“都听到了?”
陈默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我们的对手,已经迫不及待,要把桌子掀了。”
他环视众人,目光最后落在程无双和王德身上:“程将军,宫禁和京营,给朕守死了,尤其是西苑和坤宁宫!
王德,宗正寺和安王府的动向,给朕盯到骨头缝里去!
朕要知道,他们接下来,每一步要踩在哪里!”
“末将(奴才)遵旨!”
程无双和王德凛然应命。
“都散了吧。”
陈默挥了挥手,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混合着一种被彻底激怒后的决绝,“该做什么,还做什么。
天,塌不下来。”
众人心情沉重地告退离去。
御书房内,只剩下翻滚的火锅和弥漫不散的香气,见证着刚才那场短暂而危机四伏的“秘密团建”
。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的气氛愈紧绷。
表面上,一切如常。
《京华简报》第二期在加强了护卫后,依旧如期出现在各衙门口和书肆,内容除了常规的政务通报,还特意增加了对《农业技术革新令》的详细解读,以及格物院招募工匠、老农的启事,试图引导舆论。
但暗地里,力量的角逐已趋于白热化。
程无双的京营如同绷紧的弓弦,对安王府形成了无形的包围。
王德的内廷暗线则像无数只触角,拼命探寻着宗正寺和安王府之间的每一次密会,每一道眼神交换。
然而,对手显然也早有准备。
安王府依旧闭门谢客,礼亲王则开始以“整饬宗室风纪”
为名,频繁召见其他几位在京的亲王、郡王,言语间虽未直接指责皇帝,却不断强调“祖宗家法不可轻废”
,“宗室乃国朝屏藩,当同心同德”
,隐隐将皇帝推行新政、查办安王府的行为,描绘成了破坏“家和万事兴”
的举动。
这股暗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前朝。
尤其是在钱粮问题上。
这一日,陈默召见户部尚书诸葛明,询问江南劝捐以及筹备农业试点县钱粮的进展。
诸葛明是个干瘦的老头,一辈子和数字打交道,脸上总是带着一种为国库空虚而愁的苦相。
他捧着厚厚的账册,絮絮叨叨地又开始哭穷:
“陛下,江南那边……那些士族大户,个个滑不溜手,嘴上说得漂亮,实际到位的钱粮,十不足一!
都说要再‘筹措筹措’,分明就是拖延观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