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大昱日报创刊号(1 / 3)
冤案平反的旨意,如同一块滚烫的烙铁,砸进了京城这锅本就暗流涌动的浑水里。
“滋啦”
一声,腾起阵阵带着焦糊味的水汽。
旨意明,公告张贴在京城各处的告示栏上。
三年前那桩草草了结的商人失窃案被重新定性,几个屈死的流民得以昭雪,家眷(若能找到)获赐抚恤,当年几个尚未“被消失”
的涉案官吏被立刻锁拿下狱。
而公告中那句“据查,部分涉案赃物疑似流入某些权贵府邸,着有司严查”
,更是像一根无形的针,精准地刺向了安王府的方向。
市井之间,议论的风向悄然转变。
之前还对皇帝“折腾”
颇有微词的百姓,此刻大多拍手称快,称赞陛下圣明,能为小民伸冤。
而对安王府的指指点点和暗中揣测,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权贵们欺压百姓不稀奇,但被皇帝如此公开地、借着案子敲打,却是多年来头一遭。
安王府的沉默,终于被打破了。
陈默安插的眼线回报,就在公告贴出的当天下午,安王李玹并未亲自出面,但其世子李琮却乘车直奔宗正寺,在里面待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出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
随后,宗正寺那位辈分极高的礼亲王,便递了牌子请求觐见。
陈默在乾清宫接见了他。
礼亲王年事已高,须皆白,走路都需要内侍搀扶,但眼神却依旧清亮,带着皇族长辈特有的威严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并未直接为安王府求情,只是拐弯抹角地谈及“家和万事兴”
,“宗室和睦乃国之基石”
,言语间暗示皇帝对安王府的“关注”
是否有些过甚,恐伤及皇族颜面,让亲者痛仇者快。
陈默耐心地听着,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语气却寸步不让:“皇叔祖所言极是,宗室和睦,朕亦心向往之。
然,国法如山,社稷为重。
此案证据确凿,冤情属实,朕若因涉及其宗亲便徇私枉法,岂非寒了天下百姓之心?又如何面对列祖列宗?安王叔若果真清白,朕自会还他一个公道。
但若真有不法之事……”
他顿了顿,目光平静地看着礼亲王:“朕身为天子,亦不能因私废公。”
礼亲王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意志坚定的皇帝,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只是长长叹了口气,不再多言,颤巍巍地告退离去。
送走礼亲王,陈默知道,这只是第一波压力。
安王府绝不会坐以待毙,他们经营多年,在朝在野,必然还有后手。
舆论,不能总被动的由市井流言和对手的暗中诋毁所主导。
他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能直接向官员和百姓传递声音的渠道!
这个念头,在他看到苏婉仪呈上的、用“核算表”
清晰列明的光禄寺案节余款项,以及格物院申请购置一批基础研究物料的清单时,变得异常清晰和迫切。
他立刻召见了苏婉仪、李文渊,以及被他临时叫来的、一脸茫然的方正和孟谦。
“朕欲办一份‘报纸’。”
陈默开门见山,用了这个他们能理解的词。
“报纸?”
几人面面相觑,这个词并不陌生,但通常指的是朝廷的“邸报”
,主要抄录诏令、奏章,在官员内部传阅。
“非是寻常邸报。”
陈默解释道,“朕要办的,是一份面向百官,乃至……有一定识字能力的士绅百姓的‘日报’。”
他拿起苏婉仪那份条理清晰的核算表:“就像这表格,能将繁杂数据一目了然。
朕要这报纸,能将朝廷的重大决策、政策解读、乃至一些……不涉机要的政务成效,用简洁明了的文字,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