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特殊校园里的生命课堂(1 / 2)

加入书签

乐乐的手机在清晨弹出一条陌生消息,信人是城郊特殊教育学校的班主任林老师,附带着几张孩子们在窗边眺望校外农田的照片:“我们班孩子大多有感官或认知障碍,很少能触摸自然,看到杭州养老院的盆栽菜田,想问问能不能让他们也试试‘种能救命的菜’?”

看到消息时,乐乐正和老陈整理企业捐赠的安全种植工具,两人当即决定带着简化版的“矮化盆栽”

方案往学校跑。

推开教室门,十几个孩子正围着窗边的空花盆呆,有个叫小宇的男孩反复用指尖蹭着花盆边缘,听到脚步声也没回头——林老师轻声解释,小宇有听力障碍,却对植物叶片的触感格外敏感。

老陈蹲下来,把提前准备好的“触觉菜苗”

推到小宇面前:一盆叶片毛茸茸的薄荷,一盆茎秆光滑的紫苏,还有一盆叶脉清晰的艾草。

小宇迟疑着伸出手,指尖刚碰到薄荷的绒毛,眼睛突然亮了,他转头看向林老师,用手语比划:“软的,香的。”

这一幕让团队立刻调整了方案。

他们把种植工具换成圆头的塑料耙子,在花盆侧面刻上凸起的“浇水线”

刻度,方便视障孩子触摸判断水量;为了让听障孩子记住种植步骤,志愿者们编了一套“菜田手语操”

,“松松土”

是掌心拍花盆,“浇点水”

是手指做雨滴状,“掐嫩叶”

则是轻轻捏一下指尖。

第一次种菜课上,自闭症女孩朵朵一直躲在角落,直到乐乐把一盆艾草放在她面前。

艾草的清香慢慢散开,朵朵突然凑过来,用鼻尖轻轻碰了碰叶片,然后拿起小铲子,跟着志愿者的手语动作,一点一点把土填进花盆。

林老师惊喜地说:“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平时连别人碰她的东西都会哭。”

团队还在校园角落开辟了“童声菜田”

,用彩色围栏围出一个个小格子,每个格子上挂着孩子们的名字牌。

听障孩子负责给菜苗浇水,因为他们能更精准地控制水流大小;视障孩子则负责“闻香识菜”

,通过气味判断植物是否需要施肥——老陈特意调配了无刺激的有机肥料,孩子们只要闻到淡淡的麦麸香,就知道该给菜苗“加餐”

了。

半个月后的一个下午,校园里突然响起急促的铃声:有个孩子在户外活动时被黄蜂蛰了,哭着跑回教室。

朵朵正好在菜田边打理她的艾草,看到老师着急的样子,她立刻跑过去,摘下几片艾草叶,学着志愿者教的方法,把叶子揉烂后递到被蛰的同学手边。

林老师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之前教过孩子们,艾草叶揉出的汁液能缓解蚊虫叮咬的红肿。

她赶紧接过艾草叶,敷在孩子被蛰的地方,没过几分钟,孩子的哭声就小了。

被蛰的孩子拉着朵朵的手,小声说:“谢谢你的小草,不疼了。”

朵朵低下头,轻轻摸了摸自己种的艾草,嘴角露出了浅浅的笑。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学校,家长们纷纷来“取经”

,有位妈妈说:“我家孩子以前从不跟人交流,现在每天回家都要比划着说‘我的菜能救命’,还会把自己种的薄荷叶子装在小袋子里,说要带给邻居奶奶。”

乐乐把孩子们种菜的照片给之前捐赠工具的企业,没想到企业立刻回复,要为特殊学校定制一批“智能菜盆”

——盆底装着感应灯,菜苗缺水时会亮绿灯,需要施肥时亮黄灯,方便孩子们通过视觉信号判断植物需求。

更让人意外的是,有位做儿童绘本的企业主动联系,要把“童声菜田”

的故事画成绘本,让更多特殊孩子了解“种的菜能救命”

这天傍晚,乐乐坐在校园的菜田边,看着孩子们围着自己种的菜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