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寻求帮助破难题(3 / 5)
身份”
混进正常服务里,像藤蔓一样慢慢生长,等到被人现时,早已根深蒂固。
更吓人的是,它还能模仿周围系统的交互模式,完美伪装成正常流量,躲过检测。
“你能破吗?”
我问。
“不一定。
但可以试试。
条件是全程离线,不用你们的市政网络,也不留任何可追溯路径。
另外,需要至少两名技术人员同步建模,一人主拆,一人模拟响应。”
我看向李悦。
她已经摘下耳机,正看着我。
“我可以顶住。”
她说,“只要设备不停电,我能一直工作。”
她语气平静,却有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我知道她有多累,也知道她扛着多大的压力。
她是这次行动的技术总控,不仅要清理数据、搭环境,还要实时监控每一层解包过程中的异常反馈。
每一个决定背后,都是几十次失败的经验积累。
但她从来没退缩过,也没抱怨过一句。
我点头,转头对赵勇说:“去后勤组,把那两台备用终端搬来,装在隔离区。
电源单独接,网口全封。”
他应了一声,转身出门。
李悦重新戴上耳机,手指放回键盘。
她把老旧加固硬盘再次接入新拼装的工作站,启动虚拟沙箱环境。
屏幕上跳出权限确认框,她输入密码,加载初步解包模块。
那串密码长达三十八位,包含大小写字母、特殊符号和数字组合,每七十二小时换一次。
整个过程中,她的眼睛始终盯着内存占用曲线,一旦出现异常波动,立即切断进程。
我又收到“墨痕”
的消息:“我已经联系另一个熟人,搞协议重建的,叫‘老锚’。
他愿意远程接入,但必须确保身份匿名,且不承担后续法律责任。”
“接受。”
我回,“所有操作记录由我负责清除,成果归案管,人不留名。”
他没再回复,但五分钟后,我的终端提示新的加密信道建立成功。
信道标识为【echo-7】,采用双向零知识认证,传输过程中自动分片重组,即使被捕获也无法还原原始内容。
李悦那边也传来动静:“沙箱环境准备完毕,可以接入外部节点。”
我按下确认键,授权虚拟机桥接。
三秒后,主屏幕中央跳出一个三维拓扑图雏形——线条交错,层层叠叠,像一团缠在一起的金属丝。
最外层标着“伪装层_o1”
,内部则显示多个隐藏节点正在缓慢刷新状态。
这些节点之间不是固定连接,而是像神经突触一样动态重组,每一次刷新都意味着一次微型演化。
“这是……?”
李悦轻声问。
“协议结构模拟。”
我盯着图,“他们开始拆了。”
她迅切换到命令行界面,输入一串指令,将本地解析结果同步上传。
画面微微抖动了一下,随即,其中一个深层节点开始展开,显现出一段未标记的校验码序列。
“ha_2o21。”
她念出来,“又是恒安智联的签名。”
这个编码我们见过多次,但从不出现在公开文档中。
它是恒安内部调试用的硬件抽象控制编号。
而现在,它竟然出现在一个自称“公共安防协议”
的系统核心层,说明这套架构根本不是为民用设计的。
就在这时,赵勇推门进来,怀里抱着两台主机箱。
他把机器放在空桌上,拍了拍灰尘:“电源模块换了新的,应该能撑住高负载。”
“装好马上开机。”
我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