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社会问题待解决(2 / 4)
/p>
调数据要审批,建机制要协调十几个部门,光一个接口就能卡你半年。”
“那就搭个桥。”
我转过身面对他们,认真地看着两人,“做一个预警机制。
不是等他们失踪了再去查,而是在他们快要撑不住的时候,有人能及时伸出手。”
李悦眼睛忽然亮了一下,像黑夜里闪出一颗火星。
“我可以做个模型!”
她说完立刻坐回电脑前,动作利索得不像熬了一夜的人。
她调出六名受害者的资料,屏幕分成几块:低保放记录、医院急诊流浪病人台账、救助站近三年进出登记……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嘴里念叨着参数:“连续三个月没领补助、没固定住所、露宿公园或车站过五次、有精神类疾病就诊史但没继续治疗……这些算一级风险指标。”
“再加上脑波异常值?”
赵勇试探着问。
“不行。”
李悦摇头,“普通人哪来的脑波数据?我们只能靠行为判断。
如果一个人同时满足三项以上高危特征,就标记为潜在目标。”
“然后呢?”
赵勇看向我。
“系统自动推送信息给辖区派出所。”
我接过话,“片警上门核实情况,确认后帮忙申请临时安置,必要时联系心理干预。
哪怕只是送一床被子,也能让他知道,还有人在乎他。”
赵勇沉默了几秒,突然抓起外套:“我现在就去民政局。”
“干嘛去?”
我问。
“调近三年所有救助站的登记名单。”
他拉开门,语气坚决,“光有想法没用,得有人去对接。
不然再好的计划也落地不了。”
门关上了。
我走到窗边。
天已经亮了,楼下的警车来回穿梭,同事们陆续上班,有的打着哈欠,有的拎着早餐匆匆走过。
生活照常运转,像一台不停歇的机器。
可我知道,有些裂痕正在被修补,有些曾经被忽略的声音,正一点点浮出水面。
李悦还在调试程序。
她把五个指标整合成一个评分系统,取名叫“脆弱指数”
。
当某个人的风险值标时,系统会生成一条预警通知,包含最后出现地点、外貌特征和相关记录。
她做了模拟测试,输入历史数据跑了一遍。
“第一批数据跑通了。”
她抬头看我,声音带着疲惫里的兴奋,“模拟结果显示,全市目前有四十七人符合高危标准,分布在八个城区。”
我盯着那个数字,心揪紧了。
四十七个可能正在崩溃边缘的人,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在城市的角落,在监控看不到的地方,在凌晨三点的桥洞下瑟瑟抖。
他们不是坏人,不是危险分子,只是被生活压垮的普通人。
如果我们不做点什么,他们中的某一个,很快就会变成下一个“-1”
,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半小时后,赵勇回来了,怀里抱着一个旧旧的牛皮纸袋,边角都磨破了,纸面黄,折痕快裂开。
“拿到了。”
他把袋子放在桌上,喘了口气,“老城区三个救助站的完整登记表,还有部分巡查记录。
一开始他们不肯给,说这不是警方职责。”
“你怎么说的?”
我问。
“我把-1的生存轨迹图摊在他们桌上。”
赵勇冷笑,“我说,这个人三个月前还在领救助餐,两个月后就被绑进实验室切开脑子。
你们觉得,他当初来登记的时候,算不算‘我们的事’?”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后来他们没再拦我。”
李悦马上接过文件开始扫描录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