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艰难的成长之之路(3 / 5)

加入书签

常:每天体检打卡,监舍活动规律,没冲突。 视频中出现时:指甲缝有泥,手上有新伤,关节有勒痕,明显挣扎过。 结论:要么是替身冒充他出镜,要么已被秘密转移并遭拘禁。

徐志远

三年无公开活动,社会关系完全断裂。 突然出现在西郊监控中,夜间进出,避开主路摄像头,同行的人都有纹身。 行为特点:低头快走,避免看镜头,右手一直插在外套口袋(可能握武器或遥控器)。 结论:刻意隐藏身份,但需要团队合作,说明他很重要,不是底层成员。

信号发送者

每一分四十五秒发一次加密包,持续不断,误差不超过0.3秒。 特点:准时、稳定、无中断,像打卡上班。 结论:这不是临时行动,而是例行任务。背后有指挥体系,有分工和轮班制度。

我越写越清楚。

这些人不是乌合之众。他们在执行计划,有分工,有纪律,像一台机器,每个零件都在固定时间运转。

但机器总有磨损。

只要他们继续活动,总会露出破绽。一次说话漏风,一次走错路,一次交接被人看见——这些细节,才是突破口。

我翻回那本笔记,在“行为模式推演法”下面画了一道粗线。

不能只靠能力,也不能只靠技术。我要学会看人,看细节,看那些藏在表面下的变化。

我合上本子,拿起对讲机。

“赵勇。”

他猛地睁眼,坐直了,立刻清醒。

“你去调最近七天城西三家便利店的进货记录,特别是夜班员工交接时间。另外,查查附近两个小区垃圾清运车路线,有没有临时改道。”

他愣了一下。“查这个干嘛?”

“我想知道他们是不是每天都从同一个口子进出,有没有固定的补给方式。”我说,“如果他们在那栋楼里长期待着,就必须吃饭喝水,处理垃圾。这些东西不会自己消失。只要他们形成固定模式,就会留下痕迹。”

他点点头,起身走了。

李悦这时轻声说:“信号强度又升了,百分之五。”

我看向屏幕。

红点再次亮起,时间准得像钟表。

我打开录音笔,开始口述今日调查日志。

“凌晨三点十七分,信号波动持续,未发现源头迁移迹象。人员行为分析启动,重点排查物资流通路径与作息规律。下一步,结合实地走访与历史案例,建立行为模型。”

说完,我摘下耳机,放在桌上。

太阳穴还在跳,疼没完全退。但我没再强迫自己使用能力。

我知道,这条路不能只靠天赋走下去。

真正的侦查,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我翻开笔记最后一页,写下一句话:

“当技术到头,就回到起点。”

赵勇走到门口,回头看我。

“你要不要睡会儿?”

我摇头。

“我还得把这几个人的活动时间重新排一遍。”

他没再说什么,拉开门走了。

李悦的手指还在敲键盘,屏幕上的曲线继续跳动。

我低头看着笔记本上的字迹,拿起笔,在“行为模式推演法”前面加了三个字:

学习行为模式推演法

然后,我拍下这页照片,存进数据库,设为高优先级参考文件。

雨还在下。

我走到窗边,看向外面漆黑的街道。雨水冲刷路面,映出破碎的光影。远处一辆环卫车缓缓驶过,车灯扫过湿漉漉的柏油路,像一把缓慢移动的探照刀。

忽然,我想起一件事。

昨天下午,我让赵勇调取西郊片区近两周的市政维修记录。其中有一条不起眼的信息:“幸福里小区东侧污水管道堵塞,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