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 韧性自洽缘网自生(1 / 2)
阿芽刚把“万物共生册”
放进学堂的竹制书架,灵脉监测仪突然出急促的蜂鸣——屏幕上,草原的绿线急剧下滑,南海的蓝线跟着变浅,西域的黄线也泛起波动。
星陨族传来急报:“持续四十天的极端干旱加高温,草原燕麦叶片失绿黄,穗数少了一半;南海海水温度升高,海藻的光合作用减弱,连藻菌共生的平衡都被打破了!”
阿竹急忙翻开“三代共生笔记”
,指尖划过阿鹭当年写的“共生韧性”
批注:“好的共生不是永远平稳,是乱了还能自己归位。”
他带着阿芽赶到雾林河湾,往日里“水草-小鱼-鸟粪”
的闭环早已紊乱:水草蔫得贴在石上,小鱼翻着白肚,连最耐旱的竹根都透着枯意。
阿芽蹲在河边抹泪:“蜜蜂不采蜜了,绿萝不结籽了,万物的默契怎么说断就断?”
这时,灵脉网传来老周的声音:“南海的海藻虽然蔫了,但榨出的提取物里有甜菜碱,能帮植物锁水抗旱!”
扎西的孙子也跟着喊:“草原的燕麦根际有菌根真菌,只要给点信号,就能帮植物吸养分!”
阿竹突然指着河湾里的枯竹:“你看,竹根没死透,菌菇还在——共生网不是一根线,是互相牵的网,断了这根,还有那根能兜住。”
他们当即启动“韧性修复行动”
:南海渔民加班提炼海藻提取物,通过灵晶恒温驼队送往草原,喷在燕麦叶上,叶片很快恢复了光泽;阿芽跟着老篾匠挖竹根旁的菌菇,捣碎后混进河湾的泥土里,菌根真菌顺着水分扩散,竟让水草重新立了起来;西域的古丽则现沙棘林里的微生物能固氮,把沙棘落叶烧成灰撒进草原,刚好补了燕麦缺的养分。
可新的难题来了:各地的修复进度不一,怎么让共生网同步“归位”
?阿芽盯着星陨族传来的“数字孪生监测图”
,突然想起阿树画的“万物缘脉图”
:“不如给每个共生点装‘默契传感器’,监测菌菇活性、海藻长势,数据连到灵脉网,谁慢了就帮一把!”
星陨族立刻改良设备,把北斗定位与微生物传感器结合,既能测土壤湿度,又能辨真菌信号,连非洲部落的雨水罐都装上了简易监测仪,缺水了就通过灵脉喊一声。
更惊喜的是,共生网自己长出了“新纽带”
:草原的瓢虫迁徙时,顺便把燕麦根的真菌孢子带到了西域,帮沙棘抵御了高温;南海的小鱼洄游时,带着海藻籽钻进河口湿地,让枯萎的芦苇重新芽。
阿竹在“万物共生册”
里画了新的图谱:用虚线标出“意外连接”
,旁边写着“共生的韧性,藏在万物的自救里”
。
半个月后,阿芽再次蹲在河湾:水草间的小鱼摆着尾巴,蜜蜂落在重生的薄荷上,连之前飞走的麻雀都衔着草籽回来了。
灵脉网的屏幕上,草原的绿、南海的蓝、西域的黄重新交织,比以前更密。
星陨族突然喊道:“监测系统捕捉到‘自洽信号’——不用我们调,海藻提取物的用量、真菌的扩散度,都自己匹配上了!”
这天清晨,各地的共生笔记都传到了雾林学堂:扎西的笔记里记着“燕麦产量恢复,菌菇比以前多了三成”
;老周画着“藻菌共生重新平衡,不用人工补营养”
;非洲孩子的画里,笑脸雨水罐旁长出了新的猴面包树。
阿芽把这些笔记贴在“共生韧性图谱”
上,刚贴完,青羽灵鸟衔着一枚灵晶落在图谱中央——灵晶光芒散开,天地、精神、烟火、代际、万物五条纽带缠在一起,化作一枚旋转的“共生晶核”
。
“原来共生到最后,是自己会长大、会自愈的!”
阿芽捧着晶核轻声说。
阿竹摸着图谱上的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