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4章 万物同息默契传缘(1 / 2)
雾林学堂的“织脉传心展”
刚撤下,阿芽就蹲在补好的竹筐旁呆:筐里的薄荷开了小花,引来几只蜜蜂,蜜蜂飞着飞着,竟落到了邻居阿姨的绿萝上——没过几天,绿萝竟结出了小小的种子。
阿芽翻着“代际共生卷”
里的“人为补筐”
记录,挠着头疑惑:“我们没安排蜜蜂传粉,它们怎么自己帮着绿萝结果呀?”
阿竹笑着拉她蹲在竹根旁,指着爬过的蚂蚁和旁边的菌菇:“你看,蚂蚁搬虫时,虫的汁液滴进土里,刚好喂了菌菇;菌菇的菌丝又扎进竹根,帮竹子吸养分——这不是我们教的,是万物自己的默契,共生从来不是人强拉硬凑,是万物本就同呼吸、共生长,我们只需守住这份默契。”
两人当即带着“万物观察本”
,和孩子们起“寻缘行动”
:阿芽守着竹筐,记录“薄荷-蜜蜂-绿萝”
的传粉链;阿树蹲在河湾,现“水草吸附杂质-小鱼吃水草残渣-鸟吃鱼粪-鸟粪肥水草”
的闭环;支教老师则在教室的“迷你共生角”
里,看到“绿萝滴水喂菌菇-菌菇松土养绿萝”
的互动。
阿竹把“代际共生卷”
拓展为“万物共生册”
,不再只记人的行动,更记万物的默契:“薄荷引蜂,记‘草木与虫的缘’;水草育鱼,记‘水与生灵的息’。”
消息顺着灵脉传到各地,惊喜接连传来:草原上,扎西的孙子现“燕麦吸引瓢虫-瓢虫吃蚜虫-蚜虫少了沙棘长得更旺”
,不用喷药,万物自己守着平衡;南海边,老周的孙女看到“海藻招小鱼-小鱼清藻屑-藻屑肥海水-海水养海藻”
,渔民不用频繁清理,生态自会循环;非洲部落的孩子则观察到“猴面包树结果-猴子吃果扔籽-籽落地长成新树”
,不用刻意种树,动物早成了“播种员”
。
可守护万物默契时也遇小插曲:城里来的游客摘了雾林的薄荷,蜜蜂少了,绿萝结的种子也少了。
阿鹭翻着“万物观察本”
里的“薄荷数量记录”
,提议:“我们不用围栅栏,就在薄荷旁插块木牌,写‘蜜蜂的粮食,绿萝的媒人’——让大家知道,摘一朵花,可能断了一串缘。”
他们随即设计“守缘账本”
:不记物资交换,只记“守护默契的小事”
——阿芽给薄荷浇水时留着小花,记“护花惜缘”
;扎西孙子不喷农药留瓢虫,记“护虫守衡”
;老周孙女不捞小鱼,记“护鱼保环”
。
更动人的是,各地伙伴现了“万物跨域默契”
:草原的瓢虫冬天飞到西域,刚好帮西域的沙棘过冬;南海的小鱼洄游时,带着海藻籽到河口,帮湿地的芦苇净化水质。
阿树在观察本上画了“万物缘脉图”
:用虚线连起“草原瓢虫-西域沙棘”
“南海小鱼-湿地芦苇”
,旁边标注“万物的路,比我们想的远”
。
初秋的一个清晨,孩子们把“万物观察本”
摆在一起办“寻缘展”
:展台上没有精巧的器物,只有阿芽的“薄荷-蜜蜂-绿萝”
照片、阿树的“河湾闭环”
草图、各地寄来的“跨域默契”
记录。
突然,一只蜜蜂落在阿芽的照片上,翅膀扇动间,竟带出一缕灵晶微光——顺着微光望去,草原的瓢虫、南海的小鱼、非洲的猴子、雾林的菌菇,都被一条透明的“万物纽带”
连在一起,与天地、精神、烟火、代际纽带交织,化作一张包裹天地万物的“共生缘网”
。
“原来万物早就是朋友,我们只是帮它们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