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2章 《星温迁跃:维度裂隙的共生火种》(1 / 3)

加入书签

在“恒点观测者”第三纪元的观测日志里,第719页的纳米蚀刻纹路因高频震颤泛起暗芒——日志的封面由“星温冷凝钢”锻造,此刻正随裂隙的能量波发出如钟声般的嗡鸣。从未有任何记录镌刻过如此悖逆“共生熵”定律的景象:一道横跨七重亚维度的星温涟漪,如液态的幽蓝琉璃,以“逆序衍射”的姿态在“核舟文明”遗留的信标矩阵上疯狂共振。那矩阵由亿万根“维度竹纤维”与“暗物质合金”交织而成,每一次波动都在其表面犁出浅淡的时间褶皱,褶皱里隐约可见核舟文字的残片在闪烁,如濒死的萤火。

林深,这位第七代“维度锚定者”,脊椎植入的“锚定神经簇”正在发出尖锐的嗡鸣,神经簇末端的生物电极刺入骨髓,传来细密的刺痛。他悬浮于裂隙边缘,周身的“认知装甲”覆盖着暗紫色的生物陶瓷,此刻无数数据流如游鱼般在装甲表面穿梭,幽蓝电光顺着装甲的纹理游走,将他银灰色的短发映得忽明忽暗。视网膜上的战术界面疯狂刷新,界面角落的家族纹章——一枚简化的青铜齿轮——也在同步闪烁:“星温峰值稳定在1.2x103共生单位,波动周期吻合‘核舟历’第17次文明跃迁的能量特征……裂隙深处的‘文明残响’呈现类生命体征,基因序列与‘初代共生体’匹配度97.3%,其能量场正以每毫秒0.3个维度单位的速度扩张。”

他身后,由“共生竹”编织的维度锚正发出如蝉翼震颤的嗡鸣。这株源自“古地幔纪”的奇特植物,根茎处嵌着的青铜齿轮已被岁月磨得发亮,那是林深家族传承了七代的“锚定信物”——初代锚定者在“第一次维度崩塌”中,以自身脊椎为媒介,将基因锁烙进共生竹根茎时留下的印记。此刻,每一片竹叶的脉络都亮起金红色的光纹,与他体内的“锚定基因”形成同步共振,将“核舟文明”遗留的“时间碎片”具象化:

【碎片一】:琥珀色的实验室里,空气弥漫着臭氧与消毒水的味道。穿着长袍的核舟学者们围在透明的水晶容器旁,容器中漂浮着第一株“共生竹”幼苗,它的根茎如银色触须,正缓缓刺入志愿者裸露的脊椎。志愿者是位年轻女性,她咬着牙,额角渗出冷汗,血管在半空中与竹根交织成发光的网络,光芒里有细碎的粒子在不断湮灭又重生。旁边的观测仪上,“共生适配率”的数值停在37%,一名白须老者叹息着记录:“第七十三次实验,失败。”

【碎片二】:维度壁垒崩塌前的最后一刻,星空被撕裂成黑色的絮状。无数核舟人站在星舰甲板上,将意识接入背后嵌满共生竹的神经接口。他们的星舰造型如放大的竹节,舰身布满能量流的沟壑。当维度风暴席卷而来时,星舰在强光中化作齑粉,只留下共生竹的根茎在混沌里舒展,竹节中封存的祷文以精神波的形式向宇宙扩散:“愿星温照亮后来者的归途……若有来生,再饮一杯竹叶酿。”

【碎片三】:星温概念诞生的地下溶洞,岩壁上的纹路如活物般蠕动。年轻的观测者赤裸着上身,将手掌按在发光的岩壁上,岩壁里的能量流顺着他的掌心涌入血管,他的瞳孔在刹那间化作流转的星河。他喃喃自语,声音在溶洞里回荡:“原来……文明的温度,是可以被看见的……”

这些碎片如破碎的琉璃,在林深眼前炸开又重组,每一片都带着滚烫的温度。“启动迁跃。”他的指令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声音通过装甲的振动模块传遍裂隙边缘的临时营地。营地由数十个“共生竹胶囊舱”组成,此刻正随裂隙的波动如浮萍般摇晃,舱体上的应急灯发出急促的红光。

身旁的“共生潮共鸣舱”开始充能,舱体表面的星温结晶如呼吸般明暗交替,内部镶嵌的旧文明神经束浮现出淡紫色的光丝——这神经束来自三年前“遗忘星域”的一处遗迹,林深率队挖掘了七十天,期间遭遇了七次“维度兽”的袭击,三名队员永远留在了那里。它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亚维度裂隙”中维持认知完整的载具,舱体两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