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1章(1 / 2)

加入书签

芒种的骄阳裹着热浪晒得麦田亮,成熟的麦穗压弯了麦秆——再不收割,麦粒会熟透脱落,加上刚插的秧苗有缺株,不补苗会空垄减产,都要误了夏收夏种的农时。

丫丫跟着张叔去麦田准备收割,路过场院的麦垛旁时,脚踢到个带齿的物件,低头看是把旧麦叉,叉柄缠着红绳,叉齿沾着干麦秆,红绳旁的霜叶纹被热浪烘得慢慢显了出来。

“这麦叉能挑麦捆吗?”

她扛着麦叉跑向张叔,刚碰到红绳,“寒佩”

就泛起清亮的绿光。

叉柄上的干麦秆被绿光扫过,竟显露出几行刻字:“芒种收麦,及时晾晒防霉变,补苗填空保垄齐,麦仁粥补力、苋菜饼清热,麦尽收足、秧稳苗齐,夏种脉旺”

,末尾画着麦秆晾晒堆叠图和秧苗补栽间距图,正好对着场院的晾晒场和秧田的缺苗区。

“是清寒姑娘留的收麦法子!”

张叔掂了掂麦叉,指着熟透的麦穗,“去年就是收麦晚了,麦粒落了一地,这‘及时晾晒’正好保粮!”

柳玄也扛着秧苗赶来:“早想着补苗,插完秧总有些缺株,正好跟叉上的说法对得上——补得齐,秋粮才不少收!”

夏收夏种的事立刻分工:张叔带着汉子们用麦叉挑麦捆,运到晾晒场摊开晒透,“按图里的法子,麦捆要摊薄,每天翻两次,防捂霉”

;柳玄领着妇人补秧苗,按“株距五寸”

把缺苗的垄补齐,“补完要浇定根水,秧苗才活稳”

;丫丫也跟着帮着翻晒麦秆,递补苗用的小铲子,还在晾晒场边插了小木牌,写着“清寒姐姐的芒种叉”

收麦时最奇妙:麦秆刚摊开晾晒,“寒佩”

的绿光顺着晾晒场漫开,麦秆里的潮气很快散掉,麦粒变得干爽饱满,补完的秧苗浇完水就挺直了腰,与聚脉石的光晕悄悄连了起来。

“你摸!

麦粒多干!”

张叔抓了把麦粒,“今年收的麦能存久,补的秧也肯定能跟上长势!”

午后,大家聚在厨房吃苋菜饼。

王婶把新鲜苋菜切碎,和面粉、鸡蛋调成糊,煎得外酥里嫩,咬一口清热爽口,芒种的热浪全散了;阿禾教孩子们煮麦仁粥:“麦仁要提前泡软,煮到软烂加白糖,喝着补力还顶饿,煮到粥变稠就好”

;丫丫捧着碗麦仁粥,坐在麦叉旁,说要“留块苋菜饼给清寒姐姐清热”

林砚坐在晾晒场旁的老槐树下,翻开“岁安册”

记录:“六月芒种,得清寒旧麦叉,依诀收麦补苗。

晾晒保粮、补苗稳垄,麦仁粥补力、苋菜饼清热,麦尽收足、秧稳苗齐,地脉随盛。”

刚写完,麦叉的红绳突然晃了晃,绿光裹着片苋菜叶落在册页上,像在轻轻应和。

夕阳把晾晒场染成金红色,补好的秧田泛着绿意,风里飘着麦香和苋菜饼的焦香。

王婶把剩下的麦仁粥装在陶碗里,分给每户人家:“清寒姑娘说‘芒种收麦又补秧,粮满仓来苗满冈’,咱们也得守这规矩”

丫丫嚼着苋菜饼,蹲在麦叉旁问:“清寒姐姐是不是知道,芒种要收麦、要补苗,所以把法子藏在麦叉里呀?”

林砚摸了摸她的头,望着干爽的麦堆、齐整的秧田、喝着粥的镇民,忽然懂了——苏清寒的守护从不是“赶农时的急活”

,而是跟着芒种“抢收抢种”

的节气特性,把收麦晾晒、补苗稳秧这些寻常事,都变成护谷的夏种稳收活,让谷镇人在挑麦捆、煎菜饼时,就把地脉护了,把秋粮丰收的扎实底气攒得满满当当。

风带着麦仁香掠过晾晒场,麦叉上的霜叶纹在夕阳下泛着柔光。

林砚合上“岁安册”

,指尖还留着麦叉的木质粗感——他知道,这芒种的干麦与苋菜饼香,就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