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坟头煞(3 / 4)
枯死的果林边缘,停了下来。
他放下麻袋,从里面先掏出一把老旧的柴刀,走到坟包附近,砍下几根粗细均匀、早已枯死的李树枝,削掉枝杈,又用随身带的麻绳捆扎起来。
他就地坐在坟边,完全无视那迫人的阴冷和隐隐似乎又响起的敲击声,专注地干着活。
他的手很巧,枯硬的树枝在他手里服服帖帖,很快,一个粗糙但结实的框架就立了起来。
那形状,像极了一个缩小版的、没有四壁和顶棚的吊脚楼底座,或者说,一个给土地爷遮风挡雨的小小栖身之所——土地龛。
接着,他又从麻袋里掏出几块颜色暗沉、边缘光滑的石头,那石头我看着眼熟,后来才想起是溪边那种被水流冲刷了千万年的鹅卵石,只是他拿来的这几块,颜色更深,近乎黝黑。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石头,按照某种难以言说的规律,分别埋在了那小小“土地龛”
的四个角下方。
最后,他取出一把崭新的、在晨曦下闪着寒光的铁锹,绕着刘老四的坟包,开始仔仔细细地清理。
他不是挖土,更像是修葺。
将那些被雨水冲塌的浮土拍实,将蔓延到坟边的枯草拔除,让坟包的形状变得更加规整、圆润。
他做得一丝不苟,仿佛不是在处理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凶坟,而是在精心打理自家祖辈的坟茔。
他的动作带着一种奇异的虔诚和安抚的意味。
整个过程,没有念咒,没有画符,没有洒黑狗血,更没有开棺惊尸。
他只是默默地、专注地做着这些看似平常无比的事情:扎了一个小棚,埋了几块石头,修了修坟。
太阳完全升起来的时候,他停下了手里的活。
那座新修的小小“土地龛”
正好立在坟头前方,对着东方,沐浴在金色的阳光里。
几块黑石头埋藏地下,看不见踪影。
刘老四的坟包也不再是那个潦草的土疙瘩,变得肃穆整齐。
陈瘸子扛起铁锹,背起空麻袋,一瘸一拐地走了下来。
面对村民探询的目光,他只淡淡说了一句:“煞气是怨气压了地脉,散了就好。
给土地爷找个地方坐镇,免得孤魂野鬼瞎晃悠。
坟修得踏实点,他住得安生,也就不闹腾了。”
当天夜里,整个柳溪屯屏息凝神。
那一夜,前所未有的寂静。
持续了将近一个夏天的、夜夜敲击的“咚…咚…”
声,没有响起。
鸡犬不宁的日子,结束了。
第二天,第三天……一连七八天,那纠缠不休的诡异声响彻底消失了。
人们试探着靠近那片地,现那股子钻骨头缝的阴冷感没有了,空气里那股若有若无的铁锈腥气也散了。
虽然草木一时还未恢复生机,但土地似乎不再拒绝活物。
有胆大的孩子跑去坟边玩,回来也没再生病做噩梦。
坟头煞,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没了。
没人说得清陈瘸子那套土法子到底是个什么原理。
老人们事后琢磨,说那几块黑石头可能是“镇石”
,压住了乱窜的地气;那小棚子是给土地爷立的龛,请来了正神守着,邪祟自然不敢作怪;把坟修好,是安抚了亡魂的怨气,让它得以安息。
也许,那坟正好埋在了地脉某个不顺的节点上,刘老四的怨气恰好成了引信。
陈瘸子做的,不过是疏而非堵,顺势而为,安抚了亡魂,也理顺了地气。
一切都符合着这片土地上山民们最朴素的经验和认知:敬鬼神,安水土,万事万物都要有个规矩和去处。
风波过后,柳溪屯慢慢恢复了生机。
鸡又开始打鸣,狗又开始撒欢,田里的庄稼似乎也比以前更绿了些。
人们依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