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科举作弊和反作弊(3 / 4)

加入书签

”章衡没有思考,直接答道。

这很好理解。

其他作弊手段,要么需要有背景,要么需要有关系,要么需要有很多很多钱。

或者,三者都必须具备。

只有这带小抄,众生平等,人人都能学,而且一学就会。

“自真庙以来,举人公然怀挟文字,皆是小纸细书,抄节完备……”

王子韶在旁边帮腔:“臣听说,如今汴京城中善抄小字之笔工,每抄一本,索价百贯以上!买者却络绎不绝!”

范百禄补刀奏道:“臣听说福建路有建阳书坊,坊中图书,行销天下,今书坊中就有商贾专刻科举条目,撮载纲要,皆蝇头小册,于是天下士人皆购其书,以充怀挟之用!”

赵煦听着,却是不怒反喜。

为什么

因为这在他看来,是资本主义在大宋开始生根发芽的标志!

你看——都有资本家,敢冒着杀头的风险,专门给客户提供,专用小抄的图书了。

这妥妥的就是资本主义的行为!

只能说,不愧是福建人。

就是胆子大,路子野,敢闯敢干!

也就难怪,泉州港在开港后,能迅速后来居上,取代明州、广州和杭州的地位,成为南宋时期的天下第一港甚至是全球第一港!

当然了,他也只是嘴角笑了一下,就赶紧收敛起来。

为了遮掩,赵煦看向章衡,假作正经的问道:“祖宗可有制怀挟者的条贯”

章衡低下头去:“回禀陛下,真庙时曾有脱衣搜身查验之策……”

“然而,大中祥符年间,真庙为重士大夫,下诏废绝此术!”

“理由呢”

“脱衣搜身查验,失取士之体!”

士大夫都是君子。

怎么能因为,一小部分人带小抄,就让所有人都脱衣接受胥吏的搜身查验呢

这太不体面!

也不符合朝廷尊重士大夫的国策。

这也是大宋朝的畸形和别扭所导致的必然。

得国不正,加上太宗北伐失利以及澶渊之盟的双重打击,使得合法性被动摇。

于是,就只能和士大夫妥协、让步。

于是就只能通过让渡权力给士大夫阶级,来稳固统治基础,确立新的合法性——以文御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自然的,士大夫的地位和人格,就必须尊重。

于是,在大宋朝带小抄,已是科举的习惯和传统。

不带小抄的,反而不正常!

你不带小抄,那肯定考不过别人。

自然,赵煦也不能否定真庙的‘英明政策’。

不过没有关系!

赵煦有自己的办法!

他略作沉吟,就对章衡问道:“章卿,今之科举,朝廷许带的书籍是”

章衡答道:“回禀陛下,按都堂所请,今年科举,许带者乃是《元祐敕令》、《字说》以及《三经新义》!”

赵煦点点头,继续摩挲着双手。

科举,自然不是什么书都不准带的。

若是这样的话,考生们万一用错了典,犯了忌讳,冒犯了某位先帝的名讳、宰执的名讳咋办(北宋不止要避讳皇帝和先帝们,还需要避讳宰执,甚至宰相的父祖有时候也需要避讳!)。

所以朝廷每次都会公布需要避讳和注意的字词。

称为某某敕令。

今年都堂就在奏请了向太后后,公布了元祐敕令,将应该避讳、注意的东西,都做了规定。

自然,考生们不可能全部记住。

于是,只能允许他们抄录一份,带进考场。

此外,过去的诗赋取士和现在的经义取士,都需要借助参考书。

诗赋,必须有韵书作为参考。

而经义的话,因为如今科举是用王安石的字说和三经新义作为参考书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