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两宫归还决策权(6 / 7)

加入书签

事情上,不分文武每个人都必须过关、表态。

    谁不表态,谁就会被天下人唾骂,被舆论鞭笞、怀疑。

    一个不小心,表态不及时就可能被人扣上不忠的帽子!

    正好,今年兴龙节后赵煦在名义上就满十二岁了。

    而士大夫们从故纸堆里,翻出一个不知道真假的‘成王年十二,周公负成王升殿,与宗庙祭仪,与参朝议’的记载。

    顿时,就奉若至宝,然后拿来施压朝臣、三衙殿帅以及宗室大臣。

    赵煦在这个事情上,是有些猝不及防的。

    他听完向太后的话,苦笑一声,道:“母后,儿尚还年幼……还要长身体……”

    “这早朝,就不参加了吧……”

    “这样吧……”

    “明年开始,儿尽量在辰时之后,前往紫宸殿、崇政殿听朝,学习政务……”

    赵煦对自己的身体,是很关心的。

    他可不想,耽误睡眠,导致身体发育不良,落下病症。

    “也好……”太皇太后听着,却是欢喜起来。

    她还是想着,尽可能的多享受权力。

    向太后见着,考虑到赵煦确实还小,需要多睡眠,便只好点头,道:“也好。”

    “只是,六哥还是得多参与朝政。”

    “娘娘,您说对吗?”她看向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嗯了一声,道:“太后说的是理。”

    “官家确实该多参与朝政。”

    “娘娘圣明!”向太后立刻就道:“娘娘,新妇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嗯?”

    “不如这样……”向太后轻声道:“明日朝会上,新妇与娘娘一起给都堂下诏,命都堂宰执,今后若有大事,可请旨于福宁殿……”

    宰执请旨福宁殿的意思,就是将决策、拍板的权力,归还给赵煦。

    向太后的话,虽说的很委婉,用了‘可请旨于福宁殿’,看似是保留了两宫的决策权与拍板权。

    可按照目前的趋势,只要有了这个旨意,那么大臣们就绝不会再去庆寿宫、保慈宫请旨了。

    因为没有人敢承担这个政治风险!

    换而言之,其实就是两宫依旧垂帘,参与朝会,听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