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两宫归还决策权(5 / 7)

加入书签

皆言:成王年十二,周公负成王升殿,与宗庙祭仪,并与朝政诸事……”

    准确的说,这是都堂、六部大臣还有三衙将帅们的共同请求。

    “若六哥不允的话,嗣濮王、大宗正与同知大宗正,恐怕得去景福宫先帝神灵面前谢罪了……”

    对大臣们来说,现在的两宫听政,他们是多少有些不耐烦了。

    同时,朝野也有议论,将章献明肃故事拿出来说事。

    话里话外,都是担心两宫听政会与章献明肃一样,将权力把持到死。

    这……

    谁受得了?

    宰执们立刻亚历山大!

    这压力也同时传导到了大宗正赵宗晟和同知大宗正赵宗景以及嗣濮王赵宗晖的身上。

    于是今天早上,嗣濮王赵宗晖、大宗正赵宗晟、同知大宗正赵宗景一起入宫,与两宫商议。

    话里话外,都是让两宫进一步放权,以安定内外人心,以免‘朝中人心多思’。

    还说什么‘方今天子神圣,有类成王’,假若不能和成王一样的话,那么他们这几个人,就只能去景灵宫,到英庙和先帝神灵御容面前长跪不起了。

    这其实就是警告——不要学章献明肃。

    你们把握不住的!

    言下之意其实也是在劝两宫要体面。

    别和慈圣光献一样,闹到不体面。

    那不好!

    也有伤天家的颜面,更损高、向两家的福泽。

    这就是赵煦始料未及的事情了。

    但也在情理之中。

    在士大夫们眼中,两宫垂帘听政,是权宜之计,万不得已下的选择。

    而现在,赵煦这个少主,既已证明有着不输正常成年君王的智力和手腕。

    两宫就变得很碍眼了。

    朝中内外,都是人心涌动。

    太学里的太学生,坊间的舆论,还有各地士绅的态度都在无形中,给朝臣施加了莫大压力。

    迫使朝臣必须采取行动!

    在这个事情上,朝政大臣,无论文武,都只能有一个态度——必须支持天子亲政,必须让两宫放权!

    这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在这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