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太皇太后终于死心了(4 / 7)

加入书签

p; “为何?”太皇太后不太高兴了:“恢复嘉佑旧制,最多也就是让一等户、二等户吃些亏罢了。”

    “哪像现在,天下州郡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仁庙嘉佑之制,在她心中的地位本来就极高。

    两位宰相再拜,韩绛进言道:“奏知太皇太后,嘉佑役法,实则在嘉佑之时,就已难以维系!”

    “朝野有识之士,如已故的范文正公、富韩公、韩魏公,以及如今在朝的文太师、张节度等元老,都曾纷纷奔走、呼喊……以为天下第一大弊也。”

    太皇太后就不乐意了。

    她问道:“那缘何老身常听人言,役法之弊,不便于百姓?”

    吕公著叹息一声,只能出来拜道:“奏知娘娘,此乃小人怨怼,诽谤朝政之言,不足为信。”

    赵煦见着,嘴角就溢出些笑容来。

    这就是吕公著。

    别看他平日里,对王安石的免役法、青苗法总是满脸不屑。

    但实则,真要罢废的时候,他就又会往回找补了。

    就像上上辈子,司马光执意要尽罢新法。

    吕公著就一直扭扭捏捏,不肯配合。

    最后还是司马光死前,握着他的手,逼着吕公著答应罢废的免役法。

    原因?

    吕公著可太清楚,免役法和差役法的区别了。

    免役法,要的只是钱。

    差役法要的却是别人的命,甚至是大宋的命!

    太皇太后见着此景,不由得看向赵煦:“官家觉得呢?”

    赵煦笑了笑,答道:“奏知太母,皇考在日曾教过朕,皇考言:嘉佑役法,实是利归于下,而怨归于上!”

    “皇考原话是:嘉佑役法,常使一小吏可破一家,令一大户灭门,而朝廷不得其利,反受其害。”

    “长此以往,甚至可能酿成不忍言之事……”

    韩绛、吕公著顿时持芴匍匐:“先帝神圣,洞见万里,臣等感佩!”

    这正是嘉佑役法,必须改,也不得不改的原因。

    须知,如今的大宋社会,处在一个极为敏感的时期。

    汉唐的门阀世家体系,已经被彻底摧毁、消灭。

    而明清时代的地方宗族体系,现在还只有一个萌芽。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