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匠心为鉴(2 / 3)
p>
时,心电监护仪上的心率曲线,似乎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波动。
护士过来看了看,以为是仪器误差,并未在意。
但姜芸和王桂香都捕捉到了。
她们对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微光。
日子一天天过去。
合作社的绣娘们排了班,每天轮流来医院。
从最年轻的学徒,到最年长的张师傅,每个人都坐在张强的床前,一针一线地绣着,讲述着自己与苏绣的故事。
她们讲自己第一次绣出完整图案的喜悦,讲为了一个颜色反复染丝的执着,讲师父教诲时“宁慢三分,不抢一秒”
的严谨。
这间小小的病房,仿佛成了一个流动的苏绣工坊,一个浓缩的匠心课堂。
王桂香的朗读也从未间断。
从日记里的技艺心得,到生活琐事,她用最朴素的语言,将一位民国绣娘的一生,缓缓铺陈在儿子耳边。
转机出现在第十五天的下午。
那天,姜芸正在教一位年轻绣娘如何处理丝线的劈分,她随口说道:“绣线要顺着丝线的纹理走,不能急,急了,线就会断,绣出来的东西,也就没了那份从容。”
话音刚落,病床上一直毫无动静的张强,右手的小指,忽然轻轻抽动了一下。
紧接着,他那枯瘦的手指,在被子上,极其缓慢地、下意识地,模仿着一个穿针引线的动作。
“强强!”
王桂香激动地扑到床边,泪水夺眶而出。
姜芸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走到床前,俯下身,轻声呼唤:“张强?你能听到我说话吗?”
张强的眼皮颤动着,似乎想要睁开,却用不上力气。
但他嘴角的肌肉,却微微牵动了一下,仿佛在回应。
这个细微的变化,让所有人都欣喜若狂。
她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匠心,真的像一缕温暖的阳光,开始融化他心中那块坚冰。
又过了一周。
这天上午,阳光正好。
姜芸正在绣一片凤凰的尾羽,用的是最复杂的“乱针绣”
,针法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层层叠叠,色彩过渡自然,呈现出一种蓬松而灵动的质感。
“金线要选桑蚕丝做的,韧性好,光泽也正……”
她一边绣,一边像是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对张强说。
“……桑蚕丝……”
一个沙哑、微弱,几乎听不清的声音,突然从病床上传来。
所有人瞬间安静下来,齐刷刷地望向张强。
只见他不知何时已经睁开了眼睛,眼神虽然还有些涣散,却正死死地盯着姜芸手中的金线。
他的嘴唇干裂,喉咙里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似乎在努力地组织语言。
“金线……要选……桑蚕丝……”
他一字一顿,艰难地重复着这句话,声音里带着一种孩童般的执拗与清澈。
他醒了。
不是从昏迷中苏醒,而是从一场长达数月的、关于金钱与欲望的噩梦中,醒了过来。
王桂香喜极而泣,握着儿子的手,泣不成声。
姜芸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连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欣慰与感动。
她走到床边,将那幅已经初具雏形的《百鸟朝凤》绣品,轻轻展示给张强看。
张强的目光落在绣品上,从凤凰的羽冠,到百鸟的翎毛,他的眼神一点点变得聚焦,变得复杂。
他看着那细密如的针脚,看着那流光溢彩的金线,浑浊的泪水,顺着眼角缓缓滑落。
“我……我做错了……”
他哽咽着,声音里充满了悔恨,“以前……我只想着赚钱……我对不起……对不起苏绣……”
这句话,比任何道歉都来得真诚。
因为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