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祖祠探幽针影藏锋(1 / 3)

加入书签

苏州的晨光带着湿润的桂花香,透过舷窗落在姜芸的指尖。

当飞机的起落架轻触苏南硕放机场的跑道时,她下意识攥紧了领口的金针——针尾镶嵌的细小珍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与巴黎卢浮宫穹顶相似的光晕。

舷窗外,张师傅的身影早已出现在接机口,手里举着写有“姜芸”

二字的木牌,牌边还绣着一圈细密的苏绣缠枝纹。

“芸丫头,可算盼着你回来了!”

张师傅快步迎上来,接过姜芸手中的绣品箱,目光扫过她身后的小满,笑着点头,“小满丫头也辛苦了,你的盲绣在国内都传开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校长都来合作社问过好几次了。”

小满闻言,脸上泛起红晕,用手语比划着“谢谢张师傅”

,指尖的动作轻盈得像拈着一根绣线。

车子驶离机场,沿着护城河向合作社方向开去。

张师傅一边握着方向盘,一边沉声说道:“山崎那两个被抓的同伙招了,为的叫宫本,是山崎在日本的得力助手,三年前就潜伏在苏州,伪装成古董商打探苏绣的底细。

他们翻进祖祠那晚,就是宫本带队,据说还带了个懂古建筑的专家。”

“那暗格被撬走的东西查到了吗?”

姜芸问道。

张师傅摇头,从副驾驶储物箱里拿出一张照片:“这是暗格的照片,里面原本应该放着个紫檀木盒,盒上刻着‘灵泉脉图’四个字——老辈人说,那是记录灵泉源头走向的图。

宫本把盒子拿走了,但奇怪的是,暗格壁上刻着的绣纹没被破坏,我看不懂,特意拍下来给你看。”

照片里的暗格约莫巴掌大小,壁上刻着细密的纹路,看似杂乱无章,却隐隐透着苏绣针法的韵律。

姜芸越看越觉得熟悉,忽然想起母亲嫁衣碎片上的缠枝莲——纹路的转折角度、线条的疏密分布,竟与嫁衣碎片上的绣线走向完全一致。

“这不是普通的刻纹,是‘针路图’!”

姜芸脱口而出,“苏绣匠人会把复杂的针法刻在木头上代代相传,这暗格的纹路,应该是打开什么的钥匙。”

车子刚停在合作社门口,王桂香便快步迎了出来。

她穿着一身洗得白的蓝布衫,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红布包,看到姜芸,嘴唇动了动,眼圈先红了:“芸丫头,你可回来了。

这是……这是你娘的嫁衣碎片,我一直好好收着。”

红布包打开,那片绣着缠枝莲的绸缎静静躺在里面,边缘被细心地缝了一圈白布,防止磨损。

姜芸接过碎片,指尖抚过冰凉的绸缎。

阳光透过合作社的窗棂照在碎片上,缠枝莲的纹路忽然透出淡淡的金光,与照片里暗格的刻纹重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清晰的坐标——正是拙政园西侧偏院的西北角。

“王婶,谢谢你。”

姜芸轻声说。

王桂香连忙摆手,声音带着哽咽:“该说谢谢的是我。

强强醒了,说宫本逼他画灵泉地图时,他故意画错了几个坐标,还把真正的入口线索绣在了一件旧绣品里,藏在合作社的仓库最里面。”

众人立刻赶往仓库。

仓库在失火后刚完成初步修缮,空气中还残留着木材的清香。

张强所说的旧绣品被藏在一个樟木箱里,打开箱子的瞬间,一股樟香混合着丝线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是一件民国时期的绣帕,上面绣着拙政园的全景图,绣帕的西北角用银线绣着一朵极小的荷花——正是沈曼卿日记里提到的“祖祠秘钥”

标记。

“这是沈曼卿女士的绣品!”

张师傅凑过来细看,指着绣帕角落的落款,“‘曼卿手绣’四个字,是她的笔迹。

你看这荷花,用的是‘虚实针’,只有沈氏绣庄的传人会这种针法。”

姜芸轻轻抚摸着银线绣成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