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卢浮宫展触觉刺绣成新名片(2 / 3)

加入书签

统夫人,布丽吉特·马克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文化部官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展厅。

她气质优雅,举止亲和,对每一件展品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百鸟朝凤》前,她听完姜芸的介绍,又亲手触摸了作品,眼中流露出由衷的赞叹:“不可思议。

姜芸女士,您和您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是东方文化的奇迹,也是人类精神的奇迹。”

随后,她走到荷花绣屏前,对姜芸说:“我年轻时也学过一些刺绣,但与您的作品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您能教我一个最基础的针法吗?我想亲手感受一下苏绣的魅力。”

姜芸欣然应允。

她取来一小块绣绷,穿上丝线,手把手地教总统夫人如何运针,如何劈丝。

总统夫人学得非常认真,一针一线,虽显生疏,却充满了敬意。

完成一小段后,她举起绣绷,笑着对周围的媒体说:“这比签署任何一份国事文件都要难,但也更有意义。

我感受到了每一针里蕴含的耐心与热爱。”

总统夫人的到访和高度评价,将这次展览推向了顶峰。

苏绣,这个来自中国江南的古老艺术,以前所未有的高姿态,登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随之而来的,是雪片般的合作邀请。

五家欧洲顶级的奢侈品品牌,包括以高级定制闻名的“香奈儿”

和以皮具闻名世界的“爱马仕”

,都向姜芸伸出了橄榄枝。

他们希望将苏绣元素融入到下一季的设计中,从手袋到礼服,从丝巾到腕表。

在一家奢华的酒店套房里,姜芸与其中一家品牌的设计总监进行着谈判。

这位总监名叫皮埃尔(与那个掉包的策展人同名,但为人正直),他金碧眼,思维敏锐,对苏绣的美学价值赞不绝口。

他拿出设计草图,上面是一款经典的女士手袋,袋身上预留了一块区域,他希望用苏绣绣上品牌经典的山茶花图案。

“姜女士,我们非常尊重苏绣的工艺,”

皮埃尔微笑着说,“但为了适应我们品牌的生产节奏和成本控制,我们希望针法可以适当简化。

比如,将原本需要数十种颜色过渡的花瓣,简化为三到四种主色。

这样既能保留苏绣的精髓,又能提高效率。”

林晓在一旁听着,眉头微皱。

这几乎是所有商业合作的通病——为了市场而牺牲艺术。

然而,姜芸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

“皮埃尔先生,感谢您的坦诚。

但我们合作的基础,是苏绣技艺的完整性,而不是对它的简化。”

她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苏绣的灵魂,就在于它‘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的针法,在于它能以针代笔,以线为墨,表现出世间万物的细腻与灵动。

如果简化了它,那它就不再是苏绣,只是一种印着‘中国风’标签的普通装饰。

那样的合作,恕我不能接受。”

皮埃尔愣住了。

他见过太多为了订单而妥协的艺术家,却从未见过像姜芸这样,在如此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依旧坚守着艺术的底线。

他沉默了片刻,随即站起身,向姜芸深深鞠了一躬。

“姜女士,我为我刚才的提议感到羞愧。

您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奢侈,不是品牌的名气,而是对技艺的敬畏与尊重。

我收回我的要求,我们完全按照您的标准来。

我们希望得到的,是真正的、原汁原味的苏绣艺术。”

谈判最终圆满成功。

姜芸用她的坚守,为苏绣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展览的最后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小满举行了一场特别的颁奖仪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