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土坯房里的星光(2 / 3)
阔嘛!
我正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省里准备在年底举办‘非遗扶贫成果展’,点名要你们合作社牵头,代表我们县去参展!
这可是个大平台!”
他话锋一转:“固色剂的问题,我支持!
专项基金我马上帮你去申请,特事特办!
但是,姜芸,光给东西不行,还得教会她们怎么用。
技术下乡,培训是关键。
你有什么想法?”
“我想组织合作社的骨干,上门培训。”
姜芸立刻回答,“手把手地教,直到她们完全掌握为止。”
“好!”
王主任一拍桌子,“这个思路好!
我让乡镇府全力配合你们!”
基金申请的事情有了着落,姜芸心里的大石头落下一半。
她立刻召集了林晓、小满和几个技术熟练的年轻绣娘,组成了“技术下乡小分队”
。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石磨村。
石磨村比姜芸想象的还要贫困。
土坯房错落地建在山坡上,村里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
姜芸一行人踩着泥泞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了村委会。
这里就是他们临时的培训点和宿舍。
条件虽然艰苦,但绣娘们的热情很高。
小小的屋子里挤满了人,连门口都站着。
姜芸将带来的固色剂和技术手册分下去,开始讲解原理和操作步骤。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大部分绣娘文化水平不高,看着手册上的化学名词和配比,一脸茫然。
林晓用最通俗的比喻,反复讲解,还是有人听不懂。
更让姜芸揪心的是,角落里坐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姑娘,叫阿梅。
她一直低着头,双手放在膝盖上,安静得像一尊雕塑。
姜芸注意到,她的眼神总是追随着绣针,却充满了渴望与自卑。
“阿梅,你怎么不试试?”
姜芸走到她身边,柔声问道。
旁边的刘婶叹了口气:“姜师傅,您别怪她。
阿梅这孩子,命苦,生下来就不会说话,耳朵也听不见。
她喜欢绣活,可我们没人教得了她。”
姜芸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
她看着阿梅,阿梅也抬起头,那双眼睛清澈如水,却盛满了与世隔绝的孤单。
在那一刻,姜芸仿佛看到了曾经被困在方寸天地里,无力改变命运的小满。
她蹲下身,拿起阿梅的手,在她的手心轻轻写下:“别怕,我教你。”
阿梅的身体一颤,眼眶瞬间红了。
接下来的培训,姜芸特意分出一部分精力给阿梅。
她现,用语言和文字沟通,效果甚微。
阿梅的世界是寂静的,也是纯粹的,她只能靠最直接的感知来理解。
就在姜芸一筹莫展时,小满走了过来。
她看了看阿梅,又看了看姜芸,然后默默地跪坐在阿梅身边。
她没有说话,只是拿起阿梅的手,将绣针放在她的指间,然后用自己的手覆盖上去。
小满的手温暖而有力。
她引导着阿梅的手,感受丝线的韧性,感受绣绷的张力,感受针尖穿过布料时那微小的阻力。
她的动作很慢,像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她的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在告诉阿梅: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耳朵去听。
“慢慢来……”
小满用手语比划着,虽然阿梅看不懂,但那份安抚的意图,却清晰地传递了过去。
阿梅的身体不再僵硬。
她闭上眼睛,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指尖。
在小满的引导下,她手中的绣针第一次稳稳地刺入了绣布。
一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