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晨露映针藏旧忆化工暗线引新忧(1 / 3)

加入书签

天刚蒙蒙亮,合作社的桑树林就浸在晨露里,每片叶子都坠着晶莹的水珠,风一吹,便“嗒嗒”

落在泥土上,把昨夜的雨痕润得更软。

姜芸抱着那张绣有灵泉地图的宣纸,坐在仓库前的石阶上,指尖反复蹭过淡蓝色的丝线——那丝线的触感很特别,细得像蛛丝,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和空间里灵泉池边的绣线质感,竟有七分相似。

宣纸被她摊在膝头,晨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上面,“民国二十年,藏灵泉记”

那行毛笔字渐渐清晰,墨色里似乎还掺了点蚕丝粉,摸上去沙沙的。

她想起玛利亚说的“民国绣娘捐赠”

,又想起山崎公文包里的旧照片,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山崎找灵泉,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想靠灵泉提升绣品质量,还是有更坏的打算?

“姜丫头,这么早就在这儿坐着?”

身后传来张师傅的声音,伴着拐杖“笃笃”

敲石阶的动静。

姜芸回头,见老人穿着件洗得白的蓝布衫,手里拎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放着刚蒸好的米糕,热气裹着米香飘过来,冲淡了她心里的焦虑。

“张师傅,您怎么来了?”

姜芸赶紧把宣纸折好,放进怀里——灵泉的秘密目前还不能让太多人知道,怕引来更多麻烦。

张师傅在她身边坐下,把米糕递过去一块,眼神却落在她攥着宣纸的手上:“我昨晚听林晓说,山崎的人又来打探消息了?还提到了灵泉?”

姜芸一愣,随即点头——张师傅是合作社的老匠人,又是最早知道她能修复古绣的人,瞒着他反而不妥。

她把宣纸重新拿出来,小心翼翼地展开:“您看这个,玛利亚从联合国资料库找到的,说是民国绣娘留下的灵泉地图。

山崎的人,好像就是在找灵泉。”

张师傅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他放下拐杖,伸手去碰那宣纸,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指尖划过“绣娘工坊”

的标记时,突然顿住:“这个地方,我小时候听我师父说过!”

“您知道?”

姜芸的心跳骤然加快。

“知道,”

张师傅叹了口气,目光飘向远处的桑树林,像是在回忆往事,“我师父是民国时期的绣娘,她说城南有个绣娘工坊,是当时最有名的苏绣作坊,里面的绣娘都能用一种‘活线’绣品——绣出来的花鸟,像是能从布上飞出来似的。

后来抗战的时候,工坊被烧了,里面的东西也都没了。

师父说,那工坊底下藏着‘绣魂’,能让丝线有灵气,现在看来,她说的‘绣魂’,就是灵泉啊!”

姜芸攥着宣纸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原来灵泉真的和民国绣娘工坊有关!

山崎手里的旧照片,恐怕就是工坊没被烧时拍的,他找灵泉,就是想找到“活线”

的秘密,好垄断苏绣技艺!

之前李娟招供时说“山崎要找能接触灵泉的人”

,现在终于明白了,他是想通过人,找到灵泉的具体位置。

“那您知道工坊具体在苏州城南哪个地方吗?”

姜芸追问。

张师傅摇头,眼神里带着惋惜:“我师父没说具体位置,只说工坊门口有棵老槐树,树干上刻着‘绣’字。

不过……”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布包,打开来,里面是枚铜制的绣针,针尾刻着个“苏”

字,“这是我师父留给我的,说要是以后遇到‘藏灵泉记’的线索,就把这枚针拿出来——她说这枚针,能感应到灵泉的气息。”

姜芸接过那枚绣针,指尖刚碰到铜面,就觉得心里一阵温热,像是有股暖流从指尖流到心口,和空间里灵泉池的暖意一模一样!

她低头看针尾的“苏”

字,突然现那字的笔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