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残稿初显灵泉迹(2 / 3)
才好像看到您包里有山崎先生的名片,您到底是来采访,还是来打听消息的?”
那男人脸色瞬间煞白,猛地合上公文包,嘴里嘟囔着“认错人了”
,转身就往门外跑。
姜芸伸手想拦,却没拉住,只听见“哗啦”
一声,他口袋里掉出个东西,落在湿漉漉的门槛上——是个印有“山崎丝绸株式会社”
1ogo的笔记本,封面还沾着点泥土,像是刚从什么地方沾来的。
姜芸捡起笔记本,翻开第一页,里面用日文写着几行字,林晓凑过来翻译:“‘合作社溯源系统主机在仓库东侧,灵泉相关人员需重点排查’……师父,他果然是山崎的人!”
窗外的雨又下了起来,打在笔记本上,把字迹晕得模糊。
姜芸捏着那本笔记本,指腹蹭过冰冷的1ogo,心里的疑团越来越重——山崎找“灵泉相关人员”
做什么?他怎么知道灵泉的存在?难道是李娟招供后,他还没放弃?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汽车熄火的声音,紧接着是玛利亚熟悉的笑声:“姜,我没打扰你吧?”
推开门,玛利亚撑着把红色的雨伞站在雨里,身上还穿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蓝色马甲,手里抱着个牛皮纸信封,头被雨丝打湿,贴在脸颊上,却笑得格外精神:“我刚从工商局过来,他们把听证会的记录交给我,让我带回巴黎备案。
顺便,给你带了样东西。”
进了前厅,玛利亚把信封往桌上一放,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东西——是张泛黄的宣纸,上面用淡蓝色的丝线绣着简易的地图,标注着“苏州城南”
“绣娘工坊”
,旁边用毛笔写着“民国二十年,藏灵泉记”
。
姜芸的呼吸一下子停住了——这张绣出来的地图,和她在第一卷古绣夹层里找到的日记残页上的笔迹,简直一模一样!
她伸手去碰那宣纸,指尖刚触到丝线,就觉得心里一阵颤,像是有什么东西和空间里的灵泉产生了共鸣。
“这是我在联合国非遗资料库找到的,”
玛利亚坐在姜芸对面,喝了口热茶,眼神变得认真,“之前我跟你说,见过类似民国绣娘日记的手稿,就是这个。
你看这里,”
她指着地图上“绣娘工坊”
的标记,“和你之前说的山崎先生手里的旧照片,是不是同一个地方?”
姜芸点头,声音有些哑:“是同一个地方……玛利亚,这上面写的‘藏灵泉记’,是不是说灵泉就在苏州城南的绣娘工坊?”
玛利亚耸耸肩,把宣纸推到姜芸面前:“我也不确定。
不过我问过资料库的老人,说这张手稿是民国时期一位苏州绣娘捐的,她当时说‘灵泉是苏绣的根,丢了根,绣品就没了魂’。
对了,山崎先生之前在巴黎也托人查过这份手稿,可惜他只拿到了复印件,没看到原件上的丝线标记。”
姜芸心里猛地一震——原来山崎找“民国绣娘工坊”
的旧照片,是为了找灵泉的位置!
他收购刘翠花的绣厂,恐怕不只是为了苏绣技艺,更是为了打探灵泉的下落!
她低头看着那张手稿,淡蓝色的丝线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之前1o1章山崎旧照片的伏笔,终于有了一点线索——那张照片,根本不是普通的旧照,而是指向灵泉的地图!
“对了,姜,”
玛利亚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张名片,“巴黎卢浮宫的策展人皮埃尔先生托我给你带的,他说很期待能在‘东方非遗展’上看到你的作品。
不过我得提醒你,皮埃尔和山崎之前有过合作,你要是收到他的邀展函,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姜芸接过名片,上面印着卢浮宫策展部的地址,还有皮埃尔的私人电话。
她捏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