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赴县陈情破局日记藏染坊秘辛(1 / 3)

加入书签

清晨的雾还没散,合作社的院里就飘起了丝线的柔光。

姜芸推开房门时,正看见张师傅蹲在石磨旁,把一团金线绕在竹篾上,晨光落在他花白的梢,连每根丝都沾着细碎的金亮。

小满则坐在门槛上,手里捧着块刚织好的素绸,指尖一遍遍摩挲着布纹,见姜芸出来,立刻用手语比划:“线……亮。”

姜芸走过去,指尖碰了碰素绸上的丝线——是昨天王工程师试编码的线,对着光能看见细如蛛丝的数字,可昨夜放在院里晾了一夜,今早再看,编码的光泽淡了些,像是被露水浸得蒙。

“王工呢?”

她问。

“在屋里调机器呢,说线的显色度不够,得再改改编码参数。”

林晓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张揉皱的纸,“我今早去邮局给省城的同学打了电话,查清楚了——红星化工厂合作的东洋公司,就是山崎的‘山崎丝绸株式会社’!”

姜芸的指尖猛地攥紧了素绸,布料的纹路硌得掌心疼。

果然是山崎,他不仅要抢苏绣的名头,连最关键的染料都要攥在手里。

没有特殊染料,编码绣线就会掉色,溯源系统就是空架子,山崎这是想从根上断了她的路。

“姜姐,要不……咱们先别去省城了?山崎在那儿有熟人,万一出事怎么办?”

林晓的声音带着点担忧,把纸递过来——上面是同学抄的化工厂合作备案,“山崎株式会社”

的印章盖在“原料供应方”

那栏,红得刺眼。

姜芸没接纸,只是看向院里的绣娘们:李婶正把染好的丝线挂在绳上,风一吹,五颜六色的线像小旗子似的飘;赵小妹捧着绣绷,对着编码线反复比对针法;连最腼腆的聋哑绣娘阿芳,都把自己攒的鸡蛋放在桌角,用手语比划“姜姐,路上吃”

这些人手里的针,眼里的光,都是她不能退的理由。

“得去,不仅要去省城买染料,今天我还要先去县城找县长。”

姜芸把素绸叠好,塞进包里,又摸了摸贴身的布兜——民国日记的边角硌着心口,像母亲在轻轻提醒她,“李科长给了三天期限,我们不能等他来拆系统,得主动找说理的地方。”

张师傅站起来,把绕好的金线递过来:“带上这个,让县长看看,咱们的苏绣不是随便能冒充的。

我年轻时跟县长他爹一起绣过寿屏,县长是个明事理的人,会听你说的。”

金线在晨光里闪着暖光,绕在竹篾上,像一圈圈没断的传承。

姜芸接过金线,又把林晓整理的合同漏洞文件、编码线样品都塞进包里,临出门时,小满突然拉住她的手,把一块绣着荷花的小帕子塞进她掌心——帕子上的荷花用盲绣绣的,针脚细密,摸上去能感觉到花瓣的弧度,是小满连夜绣的。

“平安。”

小满用手语比划,眼里亮闪闪的。

坐上去县城的班车时,姜芸把小帕子攥在手里,布料的温软透过指尖传过来。

班车是绿皮的,座椅上的漆掉了大半,动机“突突”

响着,卷起路边的尘土,扑在车窗上,把外面的田野都蒙成了淡黄色。

她靠在车窗上,摸出贴身的民国日记,趁着颠簸的间隙翻开——之前只看了几页关于灵泉的记载,这次翻到中间,突然看见一行用蓝墨水写的小字:“红星染坊的靛蓝,能固丝线之魂,惜东洋客觊觎,需藏之。”

“红星染坊”

?姜芸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反复摩挲着这四个字。

红星化工厂,会不会就是以前的红星染坊?日记里说的“东洋客”

,难道就是山崎的前辈?她再往下翻,后面几页被水浸过,字迹模糊,只隐约能看见“灵泉配染料”

“针魂不灭”

几个字,后面的纸页像是被人撕过,留下参差不齐的毛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