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溯源初启遇阻招商局上门施压(1 / 3)

加入书签

天刚蒙蒙亮,合作社的木窗就被晨露浸得潮。

姜芸坐在桌前,指尖捏着块沾了温水的棉布,轻轻擦过昨夜陈嘉豪留下的牛皮公文包角落——那点暗红痕迹遇水后晕开,露出细密的纤维纹路,不是泥点,也不是染料,是干凝的血迹。

她的指腹顿了顿,想起陈嘉豪颧骨上的红印,想起他说“被山崎威胁”

时颤的声音。

之前还存着的几分疑虑,此刻像被温水泡软的绣线,慢慢沉了下去。

这人虽唯利是图,却也没胆子拿自己的性命编谎话,看来山崎的黑料,还有那本民国日记的事,都不是空穴来风。

公文包的拉链缝里还卡着张碎纸,姜芸用绣针挑出来,是半截合同条款,上面印着“山崎丝绸株式会社有权使用合作方技艺”

的字样,末尾没有签字日期。

她把碎纸夹进工商档案里,和林晓昨天整理的“审批页缺失”

报告叠在一起,指尖划过“苏绣溯源”

四个字,心里突然有了个清晰的念头——得赶在山崎之前,把苏绣的根扎牢,让他就算想偷,也找不到可乘之机。

“姜姐,我来了!”

门外传来林晓清脆的声音,伴着自行车铃铛的轻响。

姜芸赶紧把公文包收进柜子,又将藏在绣绷下的民国日记塞进贴身的布兜里——日记封面的荷花绣纹贴着心口,能感觉到布料的微凉,像母亲的手在轻轻按她的后背,让她踏实了些。

林晓推着自行车进来,车筐里装着个铁皮饭盒,还有一叠新打印的文件。

“我妈今早煮的玉米粥,给你带了点。”

她把饭盒放在桌上,又掏出文件递过来,“昨天我去工商局补档案,碰到个相熟的科员,他偷偷跟我说,山崎上周请招商局和工商局的人吃了饭,还送了东洋丝绸的围巾,所以那天窗口才故意拖着不给查。”

姜芸接过文件,指尖碰到纸页上林晓画的重点线——“山崎株式会社”

与“刘翠花山寨厂”

的收购合同复印件,果然少了“非遗技艺除外”

的补充条款。

这答案和昨夜陈嘉豪说的对上了,山崎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规矩做事,他要的是“苏绣”

这两个字的招牌,是能随便冒用的技艺,不是要真的传承。

“先放这儿,等会儿科技站的王工程师要来,我们一起商量溯源系统的事。”

姜芸打开饭盒,玉米粥的香气飘出来,混着合作社里淡淡的丝线味,倒驱散了些夜里的紧张。

她舀了一勺粥,刚送到嘴边,就听见院门口传来摩托车的声音——不是科技站的二八自行车,是那种少见的进口摩托车,声音又响又脆。

两人对视一眼,林晓先站起来:“这时候谁会来?”

姜芸把粥碗放下,摸了摸兜里的日记,走到门口时,正好看见两个穿中山装的男人从摩托车上下来,胸口别着“县招商局”

的徽章。

为的男人四十多岁,梳着油亮的大背头,手里拿着个黑色皮包,眼神扫过合作社门口挂的“绣娘合作社”

木牌,带着点居高临下的审视。

“你是姜芸?”

大背头男人走到跟前,语气没什么温度,“我是县招商局的李科长,找你谈点事。”

姜芸心里咯噔一下,昨晚刚想明白山崎会施压,今天就来了。

她侧身让两人进来,手在背后给林晓递了个眼色,让她把桌上的溯源系统文件收起来。

“李科长请坐,喝碗粥吗?刚煮好的。”

“不必了。”

李科长摆摆手,直接坐在桌前,从皮包里掏出份文件,“听说你们合作社在搞什么‘苏绣溯源系统’,还要给绣品编什么数字编码?”

姜芸没接文件,只是点了点头:“是,为了防止山寨品冒充苏绣,也为了让客户能查到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