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染料藏隐患针脚证初心(1 / 3)

加入书签

腊月的晨光裹着霜气,落在合作社的木窗上,结出一层薄薄的冰花。

姜芸推着自行车刚到门口,就听见教室里传来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张桂兰正举着一团红色丝线,对着窗缝漏进来的光叹气,周围围着四五个绣娘,手里的绣绷都停在半道。

“你看这红,绣牡丹瓣总差口气,跟蔫了似的。”

张桂兰把丝线递到姜芸面前,指尖捏着线头轻轻拽了拽,“昨天我试着多加了把苏木,熬出来还是偏暗,要是做儿童虎头帽,怕是吸引不了娃娃。”

姜芸接过丝线,对着光转了转。

丝线是合作社自己用苏木、红花熬的植物染料染的,环保是环保,可颜色饱和度确实比不过城里卖的化学染料。

她想起昨天周建军说的省纺织厂,心里打定主意:“今天我去省纺织厂跑一趟,问问进口染料的事。

李老说他们有酸性染料,颜色亮,说不定能用。”

“去省城?来回得一天吧?”

负责登记订单的秀莲抬起头,手里的铅笔还悬在账本上,“要是供销社那边来人取货,我怕应付不来。”

“放心,我跟李主任打过招呼了,他会帮忙盯着。”

姜芸把自行车靠在墙上,正想进屋拿背包,就看见公社的刘干事骑着摩托车过来,车后座绑着个文件袋,脸色比晨霜还沉。

“姜芸,你过来一下。”

刘干事把摩托车停稳,从文件袋里掏出张照片,照片上是个穿西装的男人,正举着相机拍合作社的牌子——正是周建军说的那个日本人。

“县公安局刚传来消息,这人叫山田一郎,是东洋丝绸株式会社的业务代表,跟陈嘉豪的香港公司有合作。

他们最近在周边几个县都转了,专拍手工艺品作坊,你得小心,别让他们抄了你们的绣样。”

姜芸的指尖捏紧了照片边缘,纸角硌得指腹疼。

她想起陈嘉豪袖口的“东洋丝绸”

商标,之前还只是猜测,现在算是实锤了——陈嘉豪背后果然有东洋资本,他们想要的不只是垄断销路,怕是连苏绣的针法和纹样都想偷。

“谢谢刘干事,我们会注意的。”

姜芸把照片塞进衣兜,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要是他们再来,我们就直接报警。”

刘干事点点头,又从文件袋里拿出张通知:“还有,地区创业大赛的报名截止日期是下月底,你们要是想报,得赶紧准备材料。

听说这次大赛有东洋企业赞助,你们参赛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手艺,别被人钻了空子。”

“东洋赞助?”

姜芸心里咯噔一下,接过通知看了眼,落款处果然有“东洋丝绸株式会社”

的小字。

她强压下心里的不安,笑着道谢:“我们会抓紧准备的,谢谢您特意跑一趟。”

刘干事走后,张桂兰凑过来:“东洋企业赞助?这里面怕是没好事。

他们会不会借着比赛,把咱们的针法都学走?”

“所以更要参加。”

姜芸把通知放在桌上,指了指“广交会参展资格”

那行字,“只有咱们自己把手艺亮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苏绣是中国的非遗,他们才偷不走。

再说,要是能去广交会,咱们的绣品就能卖到国外,不用再看陈嘉豪的脸色。”

绣娘们都点了点头,小满走到姜芸身边,用手语比了个“加油”

的手势,手里还拿着昨天绣的小雏菊,花瓣上的打籽绣在晨光里亮晶晶的。

姜芸摸了摸她的头,心里的石头轻了些——只要大家一条心,再难的坎也能过去。

吃过早饭,姜芸把合作社的事托付给张桂兰,骑着自行车往省城赶。

腊月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子,她裹紧了棉袄,车筐里放着母亲的针法稿和一小卷红色丝线——她想让纺织厂的人看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