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月下血珠绣暗流涌动时(1 / 3)

加入书签

暮色四合,最后一缕天光被远山吞没。

姜芸坐在煤油灯下,指尖捻着那枚浸过血珠的兰草绣片。

丝线在昏黄光线下呈现出一种奇异的质感,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灯影里微微流动。

她屏住呼吸,将绣片凑近眼前——针脚间那抹殷红早已干涸,却并未凝固成丑陋的褐斑,反而像活物般渗入丝线肌理,在深绿叶片间晕开几缕极淡的、近乎透明的红丝,如同叶脉中流淌的血液。

“这……”

她指尖轻颤,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从指尖窜上心口。

昨夜灵泉罐口的蓝光似乎与此刻的绣片产生了某种共振,微弱却清晰地牵引着她的感知。

她猛地起身,从床下摸出那个小陶罐。

罐口蓝光依旧黯淡,但当她将绣片悬在罐口上方时,异变陡生!

嗡——

一声只有她能听见的轻鸣在脑海炸开。

陶罐内原本沉寂的灵泉水突然泛起涟漪,那抹蓝光倏然向上攀爬,如同被磁石吸引的细流,沿着无形的通道,丝丝缕缕地缠绕上绣片!

绣片上那些淡红丝线骤然亮起,在昏暗的屋子里投射出一片朦胧的、带着生命气息的微光,映得姜芸的脸庞忽明忽暗。

姜芸瞳孔骤缩,心脏狂跳。

这不是消耗!

这是……共鸣?是反哺?她死死盯着那缕缠绕在绣片上的蓝光,又猛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背。

昨日被针扎破的小孔早已结痂,此刻在绣片微光的映照下,那层薄痂下竟透出极其微弱的、与灵泉同源的蓝色荧光!

仿佛她的血液里,也流淌着这神秘的能量。

“妈……”

她无意识地低唤,声音沙哑,“您留下的东西……到底藏着什么?”

这个现像一道惊雷劈开了迷雾。

灵泉的消耗并非单向的枯竭!

传承,让技艺在他人手中生根芽,竟能反过来滋养灵泉?小娟那笨拙的针脚,那注入了纯粹渴望的绣品,竟成了她续命的微弱支点?这个认知带来的震撼远大于恐惧,一种滚烫的热流冲上眼眶,又迅被巨大的疑问取代——为什么?为什么母亲的遗物,这非遗传承,会与她生命深处的力量产生如此奇特的羁绊?

她小心翼翼地将绣片移开,灵泉的蓝光如同恋恋不舍的游丝,缓缓缩回罐中,绣片上的微光也随之黯淡,只留下那几缕融入叶脉的、近乎透明的红丝,在灯下闪烁着幽微的光泽。

姜芸将绣片贴在心口,那里仿佛被注入了一丝微弱却真实的暖意,驱散了连日来盘踞不散的寒意。

她望向窗外,夜色浓稠如墨,却第一次觉得,那黑暗深处,似乎藏着某种指引。

与此同时,村委会那间漏风的办公室里,一盏昏黄的钨丝灯下,张馆长正皱着眉头,翻阅着一本泛黄的县志残卷。

他身旁,年轻助手小王正埋头在一堆卷宗里翻找。

“馆长,查到了!

姜芸她母亲,沈月如!”

小王猛地抬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五八年的县手工业先进生产者名单!

上面有她的名字,‘苏绣’!

后面还有个小注……‘技艺精湛,尤擅‘水滴针法’,其绣品有‘活水’之誉……可惜六零年后,名录里再无此人记载。”

“活水……”

张馆长喃喃重复,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隼。

他放下县志,拿起桌上那份姜芸昨天填写的、字迹略显潦草的登记表,手指在“传承人:沈月如(母)”

那一行上重重敲了敲。

“小王,明天一早,去趟县档案局。

我要沈月如所有的资料,特别是六零年前后!

还有,去打听打听,当年村里有没有老人,记得沈月如这个人,记得她的……结局。”

“馆长,您是怀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