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种祸暗藏(1 / 2)

加入书签

县令一纸《劝种黄粟令》,连同那百石金灿灿的官引种子,如同在冬日的冻土上投下了一把炽热的火种,瞬间点燃了东塘及周边村落农户们的希望。

登记、领种、咨询《三宜诀》之声不绝于耳,工坊门前整日熙攘,连那桥头青石告示碑前,都时常聚满了讨论如何伺候这新作物的人群。

李青禾不厌其烦,反复叮嘱领种农户,务必依照试验田所得法门,尤其注意肥田稀植、瘦田密种,更强调了深锄与早播的要诀。

希望,如同春日的溪流,在人们心中潺潺涌动,只待冰雪消融,便要浸润每一寸渴望丰收的土地。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蛰伏。

那曾被李青禾当众掷饼、划清界限,后又因儿子陈大柱临终还簪而彻底断了往来的陈氏一门,虽已家破人亡,陈婆亦在儿子死后不久郁郁而终,但其往日横行乡里,终究有些不成器的远亲或依附之徒散落各处。

这些人对李青禾的崛起与威望,早已嫉恨入骨,只是往日慑于其势,不敢妄动。

如今见这黄粟推广声势浩大,若真让其成功,李青禾在乡间的声望必将如日中天,再难撼动。

一股阴暗的毒计,便在几个被称作“陈氏余党”

的闲汉心中滋生。

他们深知直接对抗难以奏效,便将主意打在了那堆积如山的官引种子上。

趁着一个月黑风高、守备相对松懈的夜晚,这几人竟偷偷潜入临时存放种子的工坊库房外围,将早已准备好的、掺了大量霉变且带有不明显赤褐色斑点的劣质黄粟种,混杂进了几袋待分的官种之中!

他们做得极其小心,并未大面积污染,只是选择了数袋,在深处掺杂,若非仔细翻检,极难察觉。

他们的目的并非完全毁掉所有种子,而是要制造一场局部的、却足以引恐慌和质疑的灾祸,败坏李青禾与这新作物的名声。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领到种子的农户们怀着无比的期盼,依照李青禾教导的法子,选地、施肥、深耕、早播。

东塘村及周边,上千亩的土地上,都种下了这寄托着增产希望的黄粟。

起初,一切顺利。

种子芽,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在春风中轻轻摇曳。

农户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秋日那金灿灿的丰收景象。

然而,好景不长。

播种后约莫半月,一些田块开始出现异状。

苗株不再继续生长,反而从根部开始渐渐黄、萎蔫,最终整片整片地枯死!

而且,这枯死的现象并非均匀分布,竟是东一片、西一块,仿佛疫病般在田间蔓延!

消息如同瘟疫般迅传开。

受灾的农户们跑到田边,看着那枯死倒伏的幼苗,捶胸顿足,哭声震野!

恐慌与绝望瞬间取代了之前的希望。

“这是怎么回事?俺都是按李娘子说的法子种的啊!”

“是不是这种子本身就有问题?”

“完了!

全完了!

今年的收成啊!”

质疑声、哭嚎声、抱怨声,如同沉重的乌云,瞬间笼罩了东塘村。

有人甚至愤怒地冲到工坊门前,要求讨个说法。

原本因推广黄粟而声望更隆的李青禾,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周娘子、张寡妇等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面安抚情绪激动的农户,一面焦急地等待着李青禾的决断。

李青禾闻讯,立刻赶赴枯死最严重的一片田块。

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拔起一株枯死的幼苗,仔细察看根部,又捻起田里的土壤嗅了嗅。

深陷的眼窝里目光沉凝如铁。

“不是土肥的问题,也非管理不当。”

她嘶哑的声音带着冷意,“是种子。”

她立刻下令,让所有受灾农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