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税银风波(1 / 3)

加入书签

桥市带来的二两余银月入,如同给东塘村这潭静水投入一颗石子,涟漪虽未及远,却也让村中掌管公积的几位老者与工坊核心众人,心中多了几分踏实。

这笔钱,是“勤谨桥”

这座死物生出的活钱,意味着村子除了田亩蚕桑之外,又多了一缕虽细却韧的财脉。

王寡妇管理桥市愈得心应手,摊位井然,抽成公平,外村商贩也渐趋习惯,甚至因这桥市的名声,吸引了更远地方的货郎前来,市集规模隐隐又有扩大之势。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刚刚萌芽的繁荣,很快便引来了官府的注目。

这一日,已近晌午,桥市上人来人往,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两名身着皂衣、腰悬铁尺的税吏,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桥头。

他们面色冷峻,目光如鹰隼般扫过一个个摊位,以及摊主们手中正在清点的铜钱。

为那名黑胖税吏轻咳一声,声音不大,却带着官家特有的威严,瞬间压过了市集的喧闹:

“奉县衙明令,征收市集商税!

所有摊贩,无论本村外村,按今日所得,十抽其一!

报上数额,不得隐瞒!”

如同冰水泼入沸油,桥市霎时一片死寂!

所有摊主,无论是东塘本村的,还是外村来的,都僵在了原地,脸上血色尽褪,眼中充满了惊惶与无措。

税!

这个字对于升斗小民而言,有着天然的恐惧。

平日里在官定市集交易,纳税是常例,可这桥头自形成的乡野小市,何时也要纳起税来了?十抽其一,这比王寡妇收取的那一成摊租还要严苛!

摊租尚可理解为管理费,而这官税,则是实实在在的负担!

尤其是东塘本村的摊主,如王寡妇、周家大郎等人,更是心头紧。

他们本是靠着李青禾立规才得以在此安心做些小买卖,贴补家用,若再纳官税,所剩几何?

“官……官爷,”

一个外村来的老菜农壮着胆子,颤声问道,“这……这桥头小市,也要纳税么?往日并无人来收啊……”

那黑胖税吏冷哼一声,眼皮都未抬:“往日是往日!

如今既成市集,交易频繁,自然需纳国税!

此乃朝廷法度,岂容尔等刁民置疑?缴来,莫要啰嗦,否则以抗税论处!”

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村民们面面相觑,敢怒不敢言,有人已下意识地捂紧了装钱的褡裢。

一股绝望恐慌的气氛,迅弥漫开来。

这刚刚兴起、带给众人些许希望的桥市,莫非就要被这突如其来的官税扼杀?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快传回了工坊。

周娘子气得脸色白,张寡妇更是跺脚骂道:“天杀的税吏!

这是见不得咱们村有点活路钱!”

李青禾正在缫丝房内查看丝线成色,闻讯,手中动作一顿,深陷的眼窝里寒光一闪。

她并未如众人般惊慌或怒骂,只是沉默地放下丝线,用布巾擦了擦手,嘶哑道:“我去看看。”

她步履依旧沉稳,穿过议论纷纷、面带忧色的工坊众人,独自向桥头走去。

桥市气氛凝滞,税吏正不耐烦地催促着,几个胆小的外村摊主已开始哆哆嗦嗦地数钱。

王寡妇见到李青禾,如同见了主心骨,急忙迎上来,低声道:“娘子,这……”

李青禾抬手止住她的话,径直走到那两名税吏面前。

她的出现,让所有目光瞬间聚焦过来。

“二位差官,”

李青禾声音嘶哑,却异常平静,“征收市税,可有县衙明文告示?”

那黑胖税吏斜睨了她一眼,见她不过是个枯槁村妇,语气更显倨傲:“哼!

征收商税,乃是惯例,何需另行告示?你又是何人,敢来质问官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