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女师初聘(2 / 2)
根本的“土”
讲起,讲不同土质,讲肥田之法,讲她试验成功的“血肉肥”
、“压青肥”
。
接着讲“种”
,讲选种、育苗、乃至惊世骇俗的“套种”
之妙。
再讲“水”
,讲塘水灌溉,讲那架险些被毁又重生的水车。
最后讲“护”
,讲防虫、防灾、乃至那场“血棉”
风波带来的启示。
她没有引经据典,写的全是自己一步步摸索、实践、失败再成功的切身经验。
字迹笨拙,时有错别字,但每一句都凝结着汗水与智慧。
夜渐深,油灯添了一次又一次。
李青禾写得极其投入,时而蹙眉沉思,时而奋笔疾书,浑然不觉时光流逝。
“姐,还没歇息吗?”
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
是小树,他如今也在工坊帮些零碎活,晚上跟着夜校认字,就睡在物料房隔壁的小隔间里。
他被灯光扰醒,揉着眼睛走了出来。
“就快了。”
李青禾头也未抬,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明日要去书院讲课,得把要讲的理清楚。”
小树好奇地凑过来,看着姐姐笔下那些歪歪扭扭却无比认真的字迹,看着那些画着的简易水车、棉豆相间的田地,眼睛亮晶晶的。
他默默走到一旁,拿起墨锭,学着姐姐平日的样子,轻轻地、认真地研起墨来。
寂静的夜里,只有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墨锭与砚台摩擦的细微声响。
小树一边研墨,一边看着姐姐专注的侧脸,忽然小声地、充满信心地说:“姐,你明天讲棉稻怎么种,怎么收,肯定比书院夫子讲‘青青子衿’、‘蒹葭苍苍’要有意思得多!
那些诗啊词啊,听着好听,却摸不着吃不着。
你讲的,都是能长出粮食、做成衣裳的真本事!”
童言无忌,却一语中的。
李青禾闻言,笔尖一顿,抬起头,看着弟弟那纯真而崇拜的眼神,心中那点残存的紧张与不安,忽然间消散了大半。
她伸手,轻轻摸了摸小树的头,深陷的眼窝里漾开一丝温暖的笑意。
“嗯。”
她低低应了一声,复又埋纸间,笔下的字迹似乎越流畅坚定。
是啊,她讲的不是风花雪月,不是微言大义,而是能让土地丰收、让人得以温饱的“真本事”
。
这有何可怯?
油灯摇曳,将姐弟俩的身影投在墙上,放得很大。
教案写至三更方休。
塘埂方向。
万籁俱寂,唯有虫鸣。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不知何时已立在窗外黑暗中。
浑浊的目光……透过窗缝,望着屋内灯下疾书的身影和那认真研墨的孩童。
枯槁的嘴唇……极其艰难地……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的、仿佛也沾染了墨香的声音,缓缓地吐出:
“……课——……”
声音顿了顿,似在期待这前所未有的讲学。
“…——备——…”
“…——童——…”
下颌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对知识传承新途径的默然关注,向下一点。
“…——实——!”
“课备童实——!
!
!”
声音落下。
他身影悄然隐去。
窗内,灯终于熄灭。
而一篇源自泥土、即将登上书院讲堂的独特教案,正静静地躺在桌上,等待着——……天——……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