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女师初聘(1 / 2)

加入书签

县令夫人一句“此中有真道,胜虚文万千”

,虽只是深宅内院的一句私语,却如同春日里不经意落下的一颗种子,悄然在县中某些特定的圈子里生了根。

李青禾这个名字,不再仅仅与“痘医”

、“工坊”

相连,更隐约蒙上了一层“通达实务”

、“暗合天道”

的微妙色彩。

这日,一辆半旧的驴车停在了东塘工坊外,车上下来一位身着洗得白的青衿、头戴方巾的老者。

老者面容清癯,目光却澄澈有神,正是本县“清晖书院”

的山长,姓宋,乃是县中为数不多的有功名、却甘于清贫、潜心教学的老秀才。

宋山长此番前来,并非购买布匹,而是经人引荐,特地来拜访李青禾。

李青禾将山长请入物料房,心中略有疑惑,不知这位德高望重的读书人所为何来。

宋山长也不迂回,寒暄两句后便直言来意:“李娘子,老夫冒昧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近日书院中讲授《诗经》、《尚书》,诸生虽能背诵,却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等农事篇章,终觉隔靴搔痒,难以真切体会。

闻娘子深谙稼穑之道,于耕种肥田诸法皆有独到心得,更得……呃,高人赞誉。

不知娘子可否拨冗,屈尊至书院,为诸生讲授一二农课?无需高深经义,只求让那些闭门读书的学子,略知米粮由来,体察民生之艰。”

请她去书院讲课?给那些读书的秀才相公们讲农事?

李青禾闻言,着实愣住了。

深陷的眼窝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她一个乡野妇人,识字尚且不全,竟被邀去书院讲课?这简直是闻所未闻之事!

“山长厚爱,民妇惶恐。”

李青禾连忙起身,声音因意外而愈嘶哑,“民妇不过一粗鄙村妇,略知些土里刨食的笨法子,岂敢登书院大雅之堂,在诸位相公面前班门弄斧?万万不可!”

宋山长却捋须微笑,态度诚恳:“娘子过谦了。

学问岂有高下之分?知经史者固可明理,通稼穑者方能务实。

娘子所践所行,正是书院诸生所缺之‘实学’。

还望娘子万勿推辞,只当是成全老夫一番教化之心,让学子们知晓,学问不止在书本之中,更在天地阡陌之间。”

山长言辞恳切,态度坚决。

李青禾推辞不过,心中却也因这突如其来的认可而掀起波澜。

她沉默片刻,终是缓缓点头:“既蒙山长不弃,民妇……便试上一试。

若讲得不好,还望山长与诸位相公勿要见笑。”

“如此甚好!

如此甚好!”

宋山长大喜过望,当即与李青禾约定了时日。

山长离去后,工坊顿时炸开了锅。

“去书院讲课?青禾妹子,你这是要当女先生了?!”

张寡妇又惊又喜,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给秀才相公们讲课?老天爷,这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周娘子激动得直搓手。

其他妇人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既觉荣耀,又替李青禾紧张。

李青禾自己心中亦是百感交集,压力陡增。

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绝非在工坊内随口说说那般简单。

面对那些满腹诗书的学子,若讲得浅薄混乱,非但自己丢脸,更是辜负了宋山长的期望,甚至可能让工坊被人耻笑。

当夜,工坊的织机声渐歇,夜校的读书声也散了。

李青禾却独坐在油灯下,铺开粗糙的麻纸,开始筹备她的“教案”

该讲什么?如何讲?从何处起头?

她凝眉思索,笔尖悬在半空,许久才落下第一个字。

她决定从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