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成都华西医学中心基础医学楼1(2 / 2)

加入书签

我真正走进它,才明白有些传说之所以能一直流传下来,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第一次解剖课在周三下午,地点是基础医学楼三楼的3o2解剖室。

上课前半小时,我们在隔壁的准备室集合,解剖课老师张教授穿着洗得白的白大褂,脸色比平时严肃的多。

他逐条给我们强调纪律,“进入解剖室前,必须穿白大褂、戴口罩和手套。

白大褂必须扣到最上面一颗纽扣,口罩要遮住口鼻,一次性手套戴两层。

不许大声喧哗,不许拍照,更不许对大体老师不敬。”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我们二十几个新生,“你们要记住,解剖台不是普通的实验台,上面躺着的是‘大体老师’,是自愿把遗体献给医学的人。”

“他们可能是退休的老人,可能是曾经的工人,他们走之前选择用这种方式‘留下’,帮你们看清肌肉的走向、血管的分布。

你们今天学到的每一点知识,都是他们用自己的遗体换来的,所以你们必须心怀敬畏,记住了吗?”

我们齐声回答“记住了”

可我着白大褂袖子里的手都不自觉捏紧了。

在此之前,我只在课本上见过人体结构的图片,从没真正面对过一具真实的遗体。

跟着张教授走进3o2解剖室时,最先扑面而来的不是想象中的阴冷,而是一股浓烈到呛人的福尔马林味。

那味道刺得我鼻子酸,眼睛涩,眼泪开始控制不住地往下掉。

我赶紧把口罩往上拉了拉,遮住鼻梁以上的半张脸,可那味道还是能透过布料渗进来。

解剖室比我想象的大很多,中间摆着八个不锈钢材质的解剖台,每个台边可以站四个学生。

所有解剖台上都盖着深蓝色的防水布,布下面鼓鼓囊囊的,轮廓分明,不用想也知道下面的是什么。

我和同组的陈瑶、李雪还有王萌,被分到了最里面靠窗的那个解剖台。

窗外就是楼前的老梧桐树,枝叶在解剖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随风晃动,看的我心里有点紧张。

张教授示范完如何掀开防水布、如何使用解剖刀后,就让我们自己动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