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香港西营盘高街2号1(1 / 2)

加入书签

在香港的西北岸的西营盘高街2号及其对面,在194o年代有两个冰冷的名称:“政府医院外籍护士宿舍”

与“平民坟场”

这栋三层红砖楼,被民间称为“高街鬼屋”

的建筑,现在的正式名称是“旧精神病院”

它建于1892年,曾是香港早期公立医院“国家医院”

的护士宿舍。

1941年香港沦陷后,被日军征用为临时收容所兼刑房,1961年,被改为香港间精神病院的护士宿舍,兼作重症精神病人的收容场所。

直到1996年这栋楼被关闭,政府几次计划拆除或改建,都因附近居民反对“惊动灵体”

而搁置,这栋房子的大量灵异传说,在香港是广为人知。

时至今日,这里成了香港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只有探险者和好奇的学生偶尔会翻墙进去参观探险。

林夏从出租车上下来时看了下手机,时间显示下午四点半。

暴雨已经下了整整一天。

林夏虽然撑着把透明伞,裤脚还是被溅湿了大半,贴在小腿上凉丝丝的。

作为广州某大学历史系大三的学生,她这次来香港是跟着导师做“香港近代医疗建筑遗存调研”

,实际上她的大半心思都系在西营盘的高街2号上。

资料里关于这栋日军占领时期医疗建筑的记录,官方档案只写了“1941-1945年,高街2号为日军临时收容所,具体用途不详”

林夏她翻遍了香港历史档案馆的开放资料,都没找到更多细节,倒是在一个小众论坛上,看到有人说“那栋楼里藏着沦陷时期的血债”

,还附了张1946年的旧照片——楼前的空地上堆着白布盖着的尸体,对面的斜坡上插着木牌,隐约能看清“平民坟场”

四个字。

“林夏!

这里!”

雨幕里传来陈默的声音,林夏抬眼,看见好友陈默正站在街角的711门口挥手,手里拿着两杯热奶茶,杯壁上还凝着水珠。

陈默是林夏的同学,两人一起和导师来调研的。

听说林夏要来这栋香港出名的鬼屋,陈默非要跟着来“打酱油”

确定了要来这里,陈默比林夏更兴奋,一直都在刷关于“高街鬼屋”

的传说,上午林夏有事,陈默更是自告奋勇要先过来看看现场。

而此刻她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林夏。

“你可算到了,我在这儿等了十分钟,腿都冻麻了。”

陈默把一杯奶茶塞给林夏,手指往斜前方指,“看见没?那栋红砖墙的,就是2号。”

林夏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暴雨中的2号楼比照片里的更阴沉。

楼前的铁栅栏门没锁,只用一根锈铁链松松地拴着,院子里的杂草长得齐腰高,里面掺着破塑料瓶、生锈的铁桶,还有个没了胳膊的塑料娃娃。

娃娃的脸朝上,雨水顺着它的眼眶往下流,就像是娃娃在哭流下的眼泪。

楼的正门是两扇朽坏的木门,门楣上刻着“19o3”

,字迹被雨水泡得黑,门没关严,留着条缝,风从缝里钻进去,又从碎掉的窗洞里钻出来,出“呜呜”

的声音。

“对面就是以前的乱葬岗?”

林夏喝了口热奶茶,捧着奶茶杯暖了暖冻僵的手指,看向2号正对面的斜坡。

“对,现在改成咸道花园了。”

陈默点头,往斜坡上指,“论坛里说,日军占领的时候,2号楼里死的人太多,日军来不及拉走的就直接拉到对面坡上随便一埋。

后来国家医院扩建,把坟平了,改成了现在的公园。

你看那些树都长得特别粗壮,据说树根下面全是骨头。”

林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