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山东济南双乳山石碑古井与人的百年约定完(1 / 2)
这事过去后,村民们更敬畏石碑和老井了。
有人说,李老汉是因为每天去老井挑水,沾了“井神”
的光,所以只是半身不遂;有人说,那三个采石的村民,是因为离北坡太近,惊动了济北王的墓;还有人说,是道士在天上传话,警告村里别破规矩。
不管怎么说,自那以后,再也没人敢动双乳山的石头了。
就连村里的孩子,都知道不能往山上扔石头,不能在老井边打闹。
有一次,邻村的一个孩子来玩,往老井里扔了块石头,村里的老人看见了,赶紧把孩子拉过来,让他对着井口鞠了三个躬,说:“孩子不懂事,井神莫怪。”
老井和石碑的事,村里人都知道,可井里藏着的那一个秘密,只有几任守井屋的老人知道。
1978年,守井屋的老人是王大爷,七十多岁了,无儿无女,村里让他住守井屋,管他吃喝。
有一天,下了场大雨,井边的土坡塌了一块,露出了一块青石板。
王大爷觉得奇怪,就用铁锹把青石板挖了出来,石板下面是个小匣子,木头做的,已经有些腐烂了。
王大爷打开匣子,里面有一张黄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还有一枚铜钱。
黄纸上的字有些模糊,但能看清大概意思:“咸丰三年,吾师徒于此凿井,以镇水患。
井通山根,为双乳山之脉。
五十年后,若吾未归,当立碑禁山,护脉安村。
此钱为证,代代相传。”
落款是“云游道人玄机子”
。
王大爷看了,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黄纸和铜钱收好,没告诉任何人。
他知道,这是道士留下的东西,不能随便说出去。
后来他把黄纸藏在守井屋的房梁上,把铜钱用红布包着,挂在脖子上。
1985年,王大爷快不行了,他把村里的老支书叫到守井屋,拿出黄纸和铜钱,说了井里的秘密。
老支书听了,也很惊讶,说:“难怪道士让立碑禁山,原来井和山是连着的。”
王大爷嘱咐他:“这事儿不能让外人知道,免得有人来破坏井。
铜钱你拿着,以后传给下一任守井屋的人。”
老支书点点头,把黄纸和铜钱收了起来。
后来守井屋的老人换了几任,铜钱也传了几任,黄纸则被老支书锁在了家里的箱子里。
直到2o1o年,老支书去世,他的儿子在整理遗物时,现了黄纸,才把这事告诉了村里接任的村长。
这位村长叫王建军,四十多岁,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他听了这事,没声张,只是把黄纸复印了一份,存放在村里的档案室里,原件则继续锁在箱子里。
他说:“不管这黄纸是真是假,只要能让村里平安,就值得好好保管。”
现在守井屋还在,只是没人住了,里面堆着些杂物。
井里的水还是很清,只是村民们早就用上了自来水,没人再去井里挑水了。
但每逢初一十五,还是有老人去井边烧香,给井里添点清水,说是“给井神解渴”
。
至于现在的双乳山,和几十年前不一样了。
山上种满了柏树和松树,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山脚下的古道还在,只是很少有人走了,路边长满了野草。
村口的石碑还立着,村里在2o15年给石碑修了个小亭子,挡挡风雨,亭子上写着“护村碑”
三个大字。
双乳村也变了样,盖起了不少二层小楼,村里修了水泥路,通了公交车,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但老人们还是会把石碑和老井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据说,有一次城里来了个老板,想在双乳山开旅游,建个度假村,说要把老井填了,把石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