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中山大学永芳堂数错的楼梯台阶1(1 / 2)

加入书签

中山大学像株枝繁叶茂的老榕树,主干稳稳立在广州,又分出了珠海、深圳三个校区的枝丫。

其中最年老的广州南校园,藏在海珠区新港西路的绿荫里,红色的砖墙外爬满了爬山虎,傍晚还能听见怀士堂的钟声。

而我们这次要讲的永芳堂,就在这片老校区的心脏位置。

永芳堂是在199o年由华侨捐建的建筑。

这个楼被本校学生戏称为现实版俄罗斯套娃。

地上四层,地下还埋着一层神秘空间,加起来五层楼的结构。

永芳楼每层都有不同的灵异传说。

一层图书馆的阅览桌椅总在深夜自己归位,二层办公室的打印机偶尔会吐出没头没尾的纸条,三层孙中山纪念馆的展柜玻璃会莫名其妙的起雾,四层的校史展厅里,老照片上的人影据说会趁人不备眨眼睛。

最绝的是永芳堂室外从地面直到三楼的台阶。

设计师本想用这些台阶象征国家进步,结果成了传说里的数字迷宫。

中山大学的永芳堂,在校园传说里堪称顶流网红。

这建筑长得就挺有想法。

四方四正像个盒子,周围绕着圈柱子,远看像放大版的骨灰盒,近看现楼梯设计得九曲十八弯,走上去能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参加迷宫挑战赛。

中山大学永芳堂的传说,在学生里传了几十年,越传越具体,越传细节越清楚。

据说199o年永芳堂动工期间,捐建者姚美良先生有个女儿叫阿芳,那年她刚满十六,总爱穿一身白连衣裙,趁父亲不注意就溜到工地看施工。

阿芳把这事告诉父亲,姚先生嫌弃阿强家境贫寒,把他调到了外地工地。

临走前阿强偷偷塞给阿芳一块红漆木牌,上面刻着朵玉兰,说两人一人一块,等工程结束就回来娶她。

可三个月后,阿芳收到的不是情书,是阿强在外地结婚的消息,信里还有块刻着玉兰花的木牌。

那年深秋的一个清晨,有人在地基坑底现了阿芳。

她穿着最喜欢的白裙,手腕上缠着红绳,身边放着两块木牌。

女儿死了,姚先生追悔莫及。

最终姚先生将女儿安葬好,决定以这个建筑来纪念她。

他亲自给这个建筑定下“永芳堂”

这个名字,寓意很明确:“永”

是永恒、长久,“芳”

取自女儿的名字,合起来便是希望女儿的生命虽短,但其音容笑貌能永远留存,如同这栋建筑一般,在时光里长久伫立。

而“堂”

字,则带着一份郑重与安稳,他想让女儿在此得到安宁,如同归家一般,不再漂泊。

这栋建筑从此成了他对女儿的补偿,也成了那段遗憾往事的见证,“永芳”

二字,便在岁月里沉淀出两层意思:一是留住女儿的名字,二是安放父亲无尽的追悔与思念。

可据当时施工队的人说,他们在打地基时挖出过一口红漆棺材,棺材里铺着白绸缎,上面绣着玉兰花。

当时工头没在意,让人把棺材移到了后山了事。

当天晚上,工地就出了怪事。

搅拌机没人碰,自己转了起来,拌出来的混凝土里混着不少头丝。

打桩机的锤头突然掉下来,砸在地上,坑底渗出的水是红色的。

还有个年轻工人夜里去工地角落方便,看见地基那里站着个穿白旗袍的姑娘,背对着他梳头,头很长,拖到地上,沾着泥。

他吓得跑回工棚,第二天一早就辞工走了,跟人说他听见那姑娘叹了句:“我的花还没开呢。”

后来学校请了风水先生,先生说这姑娘想留在这儿。

学校按风水先生的意思,把那口棺材迁了回来,埋在主楼正下方,还在上面种了棵玉兰树。

可玉兰树没种活,本来春天已经芽了的,可到夏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